年9月5日10点17分,李开复发布了—条只有19个字的微博:“世事无常,生命有限。原来,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平时每天要转发或原创多条微博的李开复,昨天全天只发布了这唯—的—条微博。这条不寻常的微博很快引起了网友的注意,网友纷纷猜测李开复是为别人感慨,还是自己患上癌症,不过李开复本人并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晚上11点左右,王肇辉转发了李开复的微博:“很遗憾地告知大家,开复被诊断出淋巴癌症。”
但是李开复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如今依旧在更新微博,在他的一篇微博中写到:人生短暂,停止后悔和烦恼,放下虚荣和欲望,活在当下,把每天当做自己的最后一天.
作为一个患了癌症的人,他不仅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反而每天都在给人们传送着正能量,是啊,一个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把每天当做最后一天,也许你就能明白这个答案,谢谢李开复用也许是最后的时间来告诉我们一些答案,也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生命.
但不是每一个患了淋巴癌的人都能给大家诉说自己的情况,下面是几位名人,不幸的患淋巴癌去世了。
年2月15日,从大连传来一个让人震惊和悲痛的消息,前国奥队球员、曾帮助大连队四次夺得联赛冠军的功臣年仅29岁张亚林因淋巴瘤离开了我们。
年6月5日7时05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著名主持人罗京因淋巴癌扩散医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48岁。
香港时间年5月5日早上七时多,粤剧名伶林家声太太林魏筱灵(红荳子),因淋巴癌医治无效,在加拿大病逝,终年七十五岁。
年1月29日凌晨5时许,在电视剧《刘老根》里饰演“冯乡长”、《乡村爱情》中饰演“李福”的辽宁民间艺术团演员李政春因患淋巴癌在沈阳中国医院不幸逝世,终年45岁。
香港功夫片演员兼导演刘家良年6月25医院因淋巴癌病逝,终年79岁。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正常人约有-个淋巴结,淋巴结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属周围淋巴样器官,位于淋巴管汇集部位,是淋巴细胞定居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生的场所,正常人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亦无压痛。当细菌从受伤处进入机体时,淋巴细胞会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有效地杀灭细菌。结果是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使淋巴结肿大,称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能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还有病毒、某些化学药物、代谢的毒性产物、变性的组织成分及异物等。因此,肿大的淋巴结是人体的烽火台,是一个报警装置。
淋巴癌可以说是一种不治之症,但说起它,还是得先从淋巴这个腺体说起.
淋巴是人体的第二大排毒腺体,主要是与胸腺一起起到免疫和排毒的作用,通常来说我们可以把胸腺当做第一道城墙,用来保卫我们人体不受病毒的侵害,淋巴是第二道城墙,只有在胸腺受损,无法起到免疫和排毒的作用的时候,淋巴才会起到作用,所以淋巴疾病是最让人担忧的,淋巴一旦破防,人体的健康就岌岌可危,我们来看看淋巴不健康的一些早期症状,如果有类似症状存在,建议大家一定去做做我们新推出的荷尔蒙基因检测,进行近一步的诊断.
淋巴结遍布全身,只有比较表浅的部位才可触及。颈部、颌下、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等最易摸到。
淋巴结是人体最为重要的一种免疫性器官,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有过滤、增殖和免疫作用。
颈部淋巴图示
1,容易受病菌侵袭,易患感冒,经常性发烧.呼吸道易发炎
2,体质弱,精气不足,易乏力.
3,容易长痘.
4,颈部有结节,经络不通,易淤堵
淋巴不健康了,得淋巴癌的几率就会变大,下面我们看看淋巴癌的早期症状,防大于治,一定要早预防,早治疗.
(一)、局部表现(1)淋巴结肿大
(2)淋巴结肿大引起局部压迫症状:主要是指深部淋巴结,如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压迫食道可引起吞咽困难;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症;压迫气管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及紫绀等。(二)、全身症状(1)发热
(2)消瘦:多数病人有体重减轻的表现,在6个月内减少原体重的10%以上。
(3)盗汗:夜间或入睡后出汗。(三)、结外病变淋巴瘤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如肝脾浸润引起肝牌肿大;胃肠道浸润引起腹痛、腹胀、肠梗阻和出血;肺和胸膜浸润引起咳嗽、胸腔积液;骨骼浸润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皮肤浸润引起皮肤搔痒、皮下结节;扁桃体和口、鼻、咽部浸润引起吞咽困难、鼻塞、鼻纽;神经系统浸润引起脊髓压迫、颅神经病变等等。
防治肿瘤的最佳方法
早筛查、早干预、终身做一次基因检测
每年做一次肿瘤特异性筛查做肿瘤特异性筛查的作用:
1、无肿瘤风险者:可以提供健康管理
2、高风险者:提供健康管理、及时预防
3、已经患肿瘤者:对肿瘤细胞的种类进行鉴别、提供更好的治疗建议、判断体内肿瘤是否多发、转移。
4、肿瘤术后者:判断肿瘤是否复发、治疗的疗效、预后好坏的估计。
医院体检的区别
A、医院常规体检只会告诉你有病还是没病,针对暂时没有得的疾病没健康指导
B、医院查到的肿瘤,体积较大,发现基本为中晚期,治疗被动,死亡率高
C、医院只会建议定期复查,没有给出系统预防方案
D、医院常规体检不专项检测肿瘤和癌症
多久做一次?适合什么样是人群做?
普通人群40岁前1次/年,40岁后2次/年;如有家族遗传史或危险环境因素每年进行2---3次筛查。肿瘤患者和肿瘤术后1--2年者建议1次/月,术后3--5年建议1次/半年,定期监测。
如果佳丽美业的上期病例总结白发形成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