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的TNM分期年1月1日起就要开始使用,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内容繁多的文献,各式各样的解读,是否已经眼花缭乱?
本文通过回顾WCLC关于TNM分期的内容和IASLC关于第八版分期的文献,通过最新最准确的内容,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更快的掌握第八版TNM分期要点。
要点一:T、N、M各分期的更新
本次关于TNM分期的改变主要为T分期,M分期有少量改动,N分期无改变。
T分期10的改变
1.T≤5cm时,每1cm作为一个亚组(T1a、T1b、T1c、T2a、T2b);5cm<T≤7cm归为T3;T>7cm归为T4;
2.原T3更改,包括:
(1)部分降为T2(肿瘤距离隆突<2cm、全肺不张);
(2)部分升为T4(肿瘤侵犯膈肌);
(3)弃用部分T3分类(纵隔胸膜侵犯);
3.脏层胸膜侵犯适用于病理分期,根据是否累及弹性纤维层判定;
4.T分期中加入Tis,并进一步细分为Tis(AIS),即原位腺癌,和Tis(SCIS)原位鳞癌;加入T1mi,即微浸润腺癌。病理亚型更加广泛加入到T分期中。
第八版分期对N分期1:无调整
因第七版N分期对于生存的预测效果良好,但是建议临床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可对淋巴结进一步分类(表1),为未来的新分期做准备:
表1N分期15
N描述
Nx
无法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N1a
单站N1转移
N1b
多站N1转移
N2
N2a1
跳跃单站N2转移
N2a2
单站N2转移,同时伴N1转移
N2b
多站N2转移
N3
N3转移
M分期7的改变
在于将单个器官单个病灶转移从胸腔外转移病例中分离出来,并定义为M1b,而多个器官转移或者单个器官多个转移则更改为M1c,M1a则无改动。
M1a:胸腔内播散/转移,包括双肺/胸膜/心包结节、恶性胸腔/心包积液;
M1b:胸腔外单个器官单个病灶转移;
M1c:胸腔外多个器官或单个器官多个病灶转移。
总分期的改变
主要改变由T分期及M分期引起,变化如下(见图1)
图1TNM分期(整理自RamónRami-Porta’s的报告14)
1.T1a、T1b和T1c(N0M0)分别归为IA1、IA2和IA3期;
2.针对T1a-T2a(N1M0),由IIA期归为IIB期;
3.针对T3N2M0,由IIIA期归为IIIB期;
4.针对T3/T4(N3M0),由IIIB期归为IIIC期;
5.针对M分期,将M1a和M1b归为IVA期,M1c归为IVB期。
根据TNM分期里面提供的数据表格,整理了一下各T分期的淋巴结转移率(表2),能让大家对这个有一个大体的印象。
表2.T、N、M分期描述(病理分期)
另外,针对各分期的前缀(临床分期、病理分期等),定义可见表3。
表3.分期评估的类型15
前缀名称
定义
c
临床
用任何可用手段做出的,治疗前的分期
p
病理
术后、病理检测基础上的分期
y
再分期
在部分或所有治疗完成后进行的分期
r
复发
复发时进行的分期
a
尸检
尸检时进行的分期
要点二:新增磨玻璃结节(GGO)的测量及T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