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男性,26岁
主诉:咳嗽2月余。
现病史: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伴发热1~2次,最高37.6℃,无畏寒、寒战,无胸闷、胸痛。医院给予输液治疗,疗效不明显,现为进一步诊治来院就诊。发病以来,食欲、二便、睡眠正常,体重无减轻。
既往史: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等疾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疟疾病史,无手术、外伤、食物过敏史。
实验室检查:NE:7.4×/L,MO:0.9×/L;谷丙转氨酶:53U/L(正常值:0-40U/L),谷氨酰转肽酶:U/L(正常值:0-58U/L);碱性磷酸酶:U/L(正常值:40-U/L)。
超声:无。
CT/MRI扫描:检查设备为GEDiscoveryCTHD,患者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胸部+全腹部,常规扫描层厚5mm、层间隔5mm,kV,mA,矩阵×;行0.mm薄层后处理重建。后行全腹部增强扫描:肘静脉3ml/s流率,高压注射器团注非离子碘对比剂80ml,注射后30s、90s分别行双期增强扫描。观察图像:肺窗窗宽~HU窗位-~-HU;纵隔窗宽~HU,窗位30~50HU。详见图像。
二、病例问答挑战
答案分割线
问题一解读答案:C
该病例在肺窗CT图像上,如不仔细观察易误认为双肺中只有多发囊腔,这些囊腔壁厚且不均匀,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大小不等的磨玻璃结节。故A、B选项可以排除。仔细观察,还可隐约看到多发特殊的结节,因为这些结节中心有小囊腔。所以与C选项相比,D选项更贴切。中间为囊腔的结节可能会对诊断有帮助,或缩小诊断范围,所以一定不能忽略这个细节。
2.该病例胸部病灶和肝脏病灶的关系(单选)
----------------------------------
A.两者没关系,是两种疾病
B.两者有关,可能是肝脏的疾病转移到肺部
C.两者有关,可能是肺部的疾病转移到肝脏
D.两者有关,可能是多系统疾病
答案分割线
问题二解读答案:D
该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并没有特异性。如果是其中一个部位的病灶是转移,两种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应该有相似性,本病例胸部的病灶与肝脏的病灶的CT表现并不相似,所以B、C选项排除。最有可能的就是多系统疾病,即D选项。
3.根据以上临床资料与CT表现特点,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下列哪一项(单选)
----------------------------------
A.支气管扩张
B.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C.组织细胞增生症
D.肺淋巴管肌瘤病
答案分割线
问题三解读答案:C
穿刺活检过程:采用GE16排螺旋CT机,穿刺针为D1-trazcut型18G软组织切割活检针,术前CT扫描定位,选取肝脏中最适合进针(远离血管、避开骨质、离表皮近)的病灶穿刺活检,取出部分病变组织送检。
病理所见:病灶局部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少量性粒细胞构成的肉芽肿结构。高倍镜下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均匀一致,胞质略嗜酸性,核膜上有明显的核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朗格罕细胞的S—(+),CD1a(+),CD(+),CD68部分(+),CD34(-),AE1/AE3(-),Ki—67(+约50%)。(如图1-7~10)
病理诊断:“Langerhe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累及肝脏”。
三、诊断分析思路
1本病例影像学表现提示的诊断线索CT平扫可见双肺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的磨玻璃结节影及多发囊腔,囊壁不均匀增厚,部分似与支气管相通。另外,还可见多发中间带有囊腔的磨玻璃结节影。病灶的分布以中上肺野明显,双肺下叶尤其是肋膈角区相对较轻。纵膈窗未见明显异常。肝脏内见多发小片状低密度影,边界不清,不同病灶略有差异,平均CT值约40HU。CT增强后,各个病灶呈明显强化影,动脉期平均CT值约70HU,静脉期约85HU。诊断此病例的一个难点就是到底是胸部病灶肝内转移,还是一种多系统的疾病。
2病例的读片思路(1)发现病变与认证:本病例CT扫描发现肺内及肝内病变较为容易,但如不仔细观察在肺窗图像上容易认为肺内只有厚壁囊腔;本病例基本征象为肺内多发厚壁囊腔、磨玻璃结节及中间带有囊腔的结节,双肺下叶分布少;肝内多发呈中到明显强化的片状低密度影,边界不清。
(2)定位诊断:定位诊断的含义,一是确定病灶位于什么部位,二是明确病灶可能来源于什么组织结构。对于本病例来说,两个脏器的病灶都非常明显,但是双肺内的囊腔可能是扩张的厚壁支气管、也可能是间质性的改变。因此本病例的定位诊断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3)定性诊断:本病例特点为临床上26岁年轻男性,双肺及肝脏的相应症状及体征均无特异性,同时出现肺内与肝脏两个脏器的多发病灶,因此定性诊断存在较大难度,一是临床特征并不能给影像指明诊断方向,二是两个脏器的多发病灶“一元论”还是“两元论”解释。肺部的病灶在纵膈窗没有显示,与肝脏的病灶在影像表现上相似度不高,所以其中一脏器的疾病转移到另一脏器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另一种思路就是,有没有可能是一种疾病的多个脏器的不同表现,也就是一种多系统性的疾病。因此,本病例病理确诊前正确诊断的可能性与概率是很小的。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本病例的特点为年轻男性患者,临床表现只是咳嗽发热,实验室检查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升高、肝内几种重要的酶升高,并无特异性,所以诊断的难度相当大。双肺内同时存在厚壁囊腔、磨玻璃结节及中间带有囊腔的结节,并且病灶的分布有一特征:双肺下叶较少,这种征象在一般的肺疾病中实属少见。如果思路开阔,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能会想到组织细胞增生的可能。此病是多系统性的疾病,而本病例肝脏也有多发病灶,与诊断思路吻合,“一元论”也得以解释。
2鉴别诊断(1)肺淋巴管肌瘤病:
两者CT表现均可见两肺广泛弥漫分布小囊腔影,都可有自发性气胸。但淋巴管肌瘤病基本发生在生育期女性,肺囊腔影分布较均匀,肋膈角可累及,壁厚大致均匀,囊状影无明显融合,囊腔间肺组织基本正常,胸腔内多见水样密度影,临床抽出乳糜样胸水是其特征性表现。
(2)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小叶中央型肺气肿表现为双肺上叶为主的散在、广泛的肺小叶内低密度灶,其边缘模糊,通常不能见到壁组织、而肺LCH囊状影有明显的囊壁,边缘清晰。
(3)支气管扩张:
囊状支气管扩张常呈一簇囊腔聚集一起,并按肺叶、段分布,囊腔内可伴气一液平面,囊腔很少分布在外周肺野;相应肺组织体积可缩小及肺血管变形,而肺LCH无以上改变。
病例提供:医院放射科
专家点评
点评专家:
医院放射科张永高教授
该病例最终病理诊断:“Langerhe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回顾本例临床与CT表现,还是具备一定的提示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要点,如双肺中同时存在三种征象:磨玻璃结节、囊腔、中间带有囊腔的结节,并且病灶的分布有特点:双肺下叶较少。这几种特点对于本病来说,较有特异性,如果本病例还发生气胸,诊断正确率会更高。因为气胸也是征象之一,但发生率较低。另外,肝脏有多发的病灶,和本病是一系统性的疾病相吻合。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LCH)是一种以抗原提呈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在一个器官或多个器官增生为特点的疾病,其中骨骼受累最常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研究者发现无论患者病情轻重、病程长短,CDla+朗格汉斯细胞均呈克隆性生长,故提示LCH是一种肿瘤性疾病。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如无病理检查结果,很容易被临床医师误诊、误治,误诊率介于7.5%~59.1%。
肺LCH是吸烟相关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其特征在于朗格罕细胞在肺组织内增殖、浸润,并可累及其他脏器,呼吸系统症状缺乏特异性。CT是发现和提示该病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气囊腔样病变及微结节影是最常见的影像学改变,小结节可转变为空洞性结节,继而转变成气囊腔样病变,气囊腔形态奇特,可出现双叶形,分支形、不规则形等。纵膈窗病灶不显示。像本例这样发生于肺部同时累及肝脏十分少见,需不断积累临床经验和鉴别诊断知识,才能提高对该类罕少见疾病的诊断水平。本例最终通过镜下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为Langerhe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小看
最后打个硬广
「医侃」是「医看」的官方订阅号,会定期向大家推送这些知识:逗趣的原创漫画、可查看DICOM影像的经典病例、学霸必背的医学干货、机密独家的学习资料……如果想持续订阅这类寓教于乐的资讯,可以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