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治疗策略
康复案例
预防知识
饮食健康

方言调查字表难识字汇总检释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介绍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方言调查字表》难识字汇总检释

说明:

(1)第四栏的内容主要参考《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还有极少数的参考《汉语大字典》(简编本)、《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典》;个别字没有找到古义的,用“阙”字表明。

(2)第三栏、第五栏的内容主要参考《汉语大字典》(简编本),极少数的参考《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华大字典》、《汉典》,个别地方没有查找到,也用“阙”字表示。

(3)多音字(主要是《汉语大字典》(简编本)列多个音)只在第三栏中列出反映字形意义的那个音或是字典中列出的第一个读音,因此一些地方带有个人认识,而本人学识有限,不一定正确。

(4)第一栏所列出的字是根据我本人的情况列出的,可能字表中有的字我不未必真的认识但没有列出,或者某些字有的同学不认识,我没有列出。

(5)有的字输不出来,从字表或其它著作中截图插入。

(6)凡仅作为韵部字而未在其他地方出现的难识字,因老师讲义上已列出,此略去。

序号

字形

音韵地位

古义

今义(或今译)

1

果合一平戈泥

luó

《玉篇》:“手理也。”《广韵》:“手指文也。”

指纹。

2

果合一平戈精

cuó

《博雅》:“短也。身材短小”

短;矮。

3

果合一平戈影

《说文·人部》:“順貌。从人委声。《詩》曰:‘周道倭遟。’”

同“逶迤”。路迂曲貌。(又有wō,wò二音义)

4

果合一平戈影

《说文·足部》:“足跌也。从足委声。”段注:“跌当为胅,字之误也。肉部曰‘胅,骨差也’,踒者,骨委屈失其常,故曰胅,亦曰跌。” 

足骨伤折。

5

果合一上果泥

luǒ

《集韵》:“音裸。”瘰疬,筋结病也。

〔~疬〕病名,颈项间淋巴结核。小的为瘰,大的为疬。

6

果合一上果见

guǒ

《玉篇》:“饼也。”

糕点类食品,如:荞麦馃。

7

果合一去过精

cuò

《说文·艸部》:“斩刍。从艸坐声。”段注:“谓以鈇斩断之刍。”

铡碎的草。

8

果合一去过影

《广韵·过韵》:“涴,泥著物也。亦作污。”

污染;弄脏。(又有wō、yuān二音)

9

果合三平戈影

yuè

《广韵》:“手足曲病,於靴切。”

抽搐,痉挛;手足蜷曲不能伸直。

10

假开二平麻帮

《说文·金部》:“兵車也。一曰铁也。《司马法》:‘晨夜内鈀車。’从金巴声。”

兵车。又铁。见《说文·金部》。(又有pá,bǎ二音义)

11

假开二平麻照

chá

《说文·艸部》艸貌。从艸在声。济北有茬平县。

庄稼收割后余留在地里的短茎和根。

12

假开二平麻晓

《说文·虫部》:“蝦蟆也。从虫叚声。”

蝦蟆,青蛙和蟾蜍的统称。(又有xiā音)

13

假开二平麻晓

《集韵》:“音哈。”身伛貌。

形容背驼。

14

假开二去禡帮

《唐韵》:“必駕切,音霸。”刀柄名。

器物的柄。

15

假开二去禡知

zhà

水母也。

水母。

16

假开二去禡见

《广韵》:“音客。”手把著也。

握,持。

17

假开二去禡见

《玉篇》:“光石也。”碾砑也。

碾压或碾磨物体使之密实有光泽。

18

假开三去禡精

qiè

《广韵》:“斜逆也。”

方言。歪斜。

19

假开三去禡精

jiè

《玉篇》:“小儿衣也。”

包裹婴儿的衣被。

20

假开三去禡照

shè

《说文·鹿部》:“麝如小麋,臍有香。一名射父。从鹿,射声。”

动物名。也称“香樟”。鹿科。形状似鹿而小,头上无角,前腿短,后腿长,善于跳跃。雄麝犬齿发达,露出口外,肚脐和生殖器之间有腺囊,能分泌麝香。

21

假开三去禡照

shè

《尔雅·释畜》:“牝曰。”《玉篇·马部》:“,马。”

母马。

22

假合二平麻照

zhuā

《说文·髟部》:“髽,丧结。《礼》:‘女子髽衰,弔则不髽。鲁臧武仲与齐战于狐鲐,鲁人迎丧者始髽。’从髟,坐声。”

古代妇人的丧髻。用麻或布束发,不用发簪和发巾。

23

假合二平麻影

《玉篇》:“深也,淸水也。一曰窊也。”

“洼”的繁体字。小水坑。

24

假合二平麻晓

huá

《释名》:“锸,或作鏵。鏵刳地为坎也。”

锸,今称犁铧。耕地的农具。

25

假合二上马见

kuǎ

《说文·人部》:“侉,惫词。从人,夸声。”王筠《句读》:“谓疲极之词曰侉也。”

疲惫

26

遇合一平模晓

《说文·瓜部》:“瓠,匏也。从瓜,夸声。”

蔬菜名,一年生草本。茎蔓生,叶茎有茸毛。叶心脏形,叶腋生卷须。花白,结实呈条状者称瓠瓜;短颈大腹者称壶卢,今作“葫芦”。(又有hú、huǒ二音)。

27

遇合一上姥泥

《尔雅·释言》:“滷,苦也。”疏:“滷,苦地也。谓斥鹵可煮盐者。”

今“卤”字。不生谷物的盐碱地。

28

遇合一上姥见

《说文·皿部》:“盬,器也。从皿,从缶,古声。”

熟饪用具,周围陡直的深锅。

29

遇合一上姥见

《玉篇》:“牝牛。”

俗指阉割过的公牛。

30

遇合一上姥晓

玄滬,水名也。

“沪”的繁体字。水名,玄沪水,即玄扈水,在今陕西省洛南县境。

31

遇合一上姥精

《尔雅·释鸟》:“亢鸟嚨,其粻嗉。”注:“嗉者,受食之处,別名嗉。”

鸟类喉下盛食物的囊。

32

遇合三平鱼见

《集韵》:“音渠。”呼彼之称,通作“渠”。

第三人称代词。

33

遇合三上语泥

《集韵》:“穭本字。”《后汉书·献帝纪》:“尚书郎以下自出採稆。”李注:“音呂。自生稻也。”

一种自生的谷物。

34

遇合三上语知

zhě

《说文·衣部》:“禇,卒也。从衣,者声。一曰制衣。”王筠《句读》:“制,《玉篇》、《广韵》皆作‘装‘,是也。”

古代对士兵的称呼。(又有zhǔ,chǔ二音)。

35

遇合三上语知

zhù

《集韵》:“音佇。”草名。可为绳。

苧麻。荨麻科。多年生草本。茎部韧皮纤维坚韧有光泽,供纺织、制渔网和造纸。根可入药,称苧根。(又有níng音)

36

遇合三上语照

chǔ

《说文·石部新附》:“礎,礩也。从石楚声。”

今“础”字。垫在柱下的石礅。

37

遇合三平虞非

《玉篇》:“足上也。”

脚背。(又有fù音)

38

遇合三平虞非

《说文·麦部》:“麸,小麦屑皮也。从麦,夫声。”

小麦磨后剩下的谷皮。

39

遇合三上麌非

与踣同。斃也,僵也。

同“踣”。向前仆倒;僵毙。

40

遇合三上麌日

《说文·手部》:“擩,染也。从手,需声。《周礼》:‘六曰擩祭。’”

染。成语有“耳擩目染”。

41

蟹开一平咍端

dāi

《集韻》:“痴也。”

“呆”的繁体字。痴呆;不灵活。

42

蟹开一平咍见

wèi

《说文·石部》:“磑,也。从石,豈声。古者公输班作磑。”

磨,碾碎谷物的器具。(又有ái音)

43

蟹开一上海端

tái

《集韵·海韵》:“,吴人谓逆剡木为。”

从下端向上削木。

44

蟹开一上海端

tǎi

面大曰奤。

面大。(又有hǎ音)

45

蟹开二平皆见

jiē

《说文·禾部》:“禾槀去其皮,祭天以为席。从禾,皆声。”

农作物的茎秆。

46

蟹开二上駭泥

《揚子·方言》:“壞也。”

毁坏;毁裂。

47

蟹开二上駭知

zhǎi

缺也。

残缺损伤的痕迹。

48

蟹开二去怪帮

bài

《玉篇》:“韦囊,可以吹火令炽。”

皮制鼓风囊。(又有fú音)

49

蟹开二平佳帮

pái

《广韵·释水》:“,筏也。”

筏子,以竹木编成的水上运载工具。

50

蟹开二平佳照

51

蟹开三去祭精

《说文·禾部》:“穄,穈也。从禾,祭声。”

穄子,一种粮食作物,也叫糜子,跟黍相似,但不黏。

52

蟹开四去霁帮

《说文·竹部》:“箅,蔽也,所以蔽甑底。从竹,畀声。”

蒸锅中的竹屉。后指有空隙而能起间隙作用的器具。如竹箅子。

53

蟹开四去霁帮

bèi

《字汇补》:“音避。治刀使利也。”即鐴字重文。

把刀在布、皮、石头等上面反复摩擦,使锋利。(又有bì音)

54

蟹开四去霁端

《说文·辵部》:“更易也。从辵虒聲。”

“递”的繁体字。交替。(又有shì、dài二音)

55

蟹开四去霁精

《说文·士部》:“壻,夫也。从士,胥声。婿,壻或从女。”

古时妇女对丈夫的称呼。

56

蟹开四去霁影

《玉篇》:“眼疾也。”《正字通》:“目障也。”

眼病。白内障,俗名曰翳。

57

蟹合一去队帮

bēi

《六书故》:“烘也。”煏也。

用微火烘烤。

58

蟹合一去队帮

duì

《说文·石部》:“碓,舂也。从石,隹声。”

舂米的工具。

59

蟹合二去怪照

chuái

《集韵·皆韵》:“,《方言》:‘损也。’”

损。(又有zhuài音)

60

蟹合二上蟹见

guǎi

《类篇》:“老人杖也。”

木杖,拐棍。

61

蟹合三去祭日

ruì

《说文·艸部》:“芮,芮芮,艸生貌。从艸,内声。”段注:“叠字,柔细之貌。”

芮芮,草初生柔细的样子。

62

止开三平支帮

《篇海》:“音谜。”篾也。

竹篾。

63

止开三平支照

chī

《说文·目部》:“眵,目伤眥也。从目,多声。一曰瞢兜。”

眼眶有病或生眼屎。

64

止开三平脂帮

méi

《字汇补·黑部》:“黣,面黑气也。《六书索引》与黴同。”

肤色晦黑。

65

止开三平脂帮

《说文·食部》:“餈,稻饼也。从食,次声。”

糍粑。

66

止开三去至帮

《说文·示部》:“祕,神也。从示,必声。”

今通行作“秘”。神。

67

止开三平之泥

《说文·里部》:“釐,家福也。从里,声。”段注:“釐字从里,里者家居也。故许释为加福。”古人以为子孙茂盛则多福,故《牆盤》又从子。

今字用“厘”。幸福,吉祥。(又有lí、lái二音)

68

止开三平之照

shí

《正韵》:“音时。”鱼名。似鲂肥美,江东四月有之。

鱼名。鱼纲鲱科。体侧扁,背部黑绿色,腹部银白色,眼周围银白色带金光。肉鲜美多脂。春夏之交,溯江河产卵。分布于我国、朝鲜和菲律宾沿海。

69

止开三平之影

《说文·食部》:“飴,米糱煎也。从食,台声。”

糖稀。

70

止开三上止晓

《正韵》“音喜。”蟢子,虫名,蠨蛸也。

蟢子,也作“喜子”。又名“蠨蛸”。蜘蛛的一种。

71

止开三去志精

《广韵》:“牝牛。”

母牛。

72

止合三上纸日

ruǐ

《韵会》:“草木花蕊。”《广韵》“花內曰萼,花外曰蕊。”

“蕊”的繁体字。花心,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有雄蕊、雌蕊之分。

73

止合三上纸影

něi

《说文·食部》:“餧,饥也。从食,委声。一曰鱼败曰餧”

饥饿或鱼败。(又有wèi音)

74

止合三上尾非

fěi

《韵会》:“音篚。”木名。子可食,療白虫。

木名。香榧,也叫“野杉”。红豆杉科,常绿乔木。果实叫榧子,可供食用,也可榨油、入药。

75

止合三去未影

wèi

《玉篇》:“虫也,似豪豬而小。”

同“猬”。兽名。即刺猬。形略似鼠,嘴尖,身上有短而密的硬刺,昼伏夜出,以昆虫、蜗牛、鼠、蛇等为食。

76

效开一平豪晓

āo

《广韵》:“音熬。埋物灰中令熟。”

把食物埋在灰火中煨熟。

77

效开一上晧精

cāo

《集韵》:“音草。”《玉篇》:“牝畜之通称。”

雌马。也作“草”。

78

效开一上晧影

ǎo

?《说文·衣部新附》:“裘属。从衣奥声。” 

“袄”的繁体字。皮衫之类的御寒衣服。

79

效开一去号帮

bào

《集韵》:“鸟伏卵也。”

鸟伏卵。

80

效开二开肴帮

páo

《集韻》:“音庖。”《字汇》:“与麃同。鹿属。”麠属。

麅子。亦称麞麅。中型鹿类。

81

效开二去效帮

bào

《玉篇》:“平木器。”

木工刨平木材用的工具。(又有páo音)

82

效开二去效知

zhào

《说文·木部》:“櫂,所以进船也。从木,翟声。或从卓”

同“棹”,船桨。

83

效开二去效照

shào

《集韵》:“稍去声。”《博雅》:“潲濯滫也。”水激也。一曰汛潘以食豕。 

淘米水等制成的猪食。

84

效开二去效照

zhào

《广韵》:“音蚤。”笊篱,竹器。

笊篱,用竹篾、铁丝等编的在汤或水里捞东西的漏勺。

85

效开二去效影

yào

《玉篇》:“靴靿也。”

靴、袜的筒儿。

86

效开三平宵帮

biāo

《广韵》:“脂臕,肥貌。”《六书放》:“肥盛也。”

皮下的厚脂肪。

87

效开三平宵精

zǎo

《说文·糸部》:“缲,帛如绀色。或曰深缯。从糸,喿声。读若喿”

微带红的黑色帛。(又有sāo、qiāo二音)

88

效开三平宵晓

xiāo

《说文·木部》:“枵,木根也。从木,号声。”段注:“木大貌……木大则多空穴。”

木大而中空貌。

89

效开三上小帮

biāo

《集韵》:“音摽。”鱼鳔。可作胶。

鱼鳔。多数鱼体内具有的可以胀缩的囊状器官。其内充满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用以调节比重,收缩时鱼下沉,膨胀时鱼上涨。

90

效开三去笑精

jiào

《说文·口部》:“噍,齧也。从口。噍,或从爵。”

同“嚼”。(又有jiāo、jiū二音)。

91

效开四去啸端

tiào

《说文·出部》:“糴,出谷也。从出,从,亦声。”

卖出粮食。

92

效开四去啸端

diào

《说文·艸部》:“藋,釐草也。”

蕨类植物。

93

效开四去啸泥

liào

《说文·尢部》:“尥,行胫相交也。从尢,勺声。牛行脚相交为尥。”

走路时足胫相交。

94

效开四去啸见

jiào

“叫”的俗字。

95

流开一平侯泥

lóu

《玉篇》:“犂也。”

农具名。耧犂。用于播种。

96

流开一平侯见

kōu

《广韵》:“音欧。”深目貌。

眼珠深陷。

97

流开一平侯晓

hóu

《广韵》:“疣瘿。”《正字通》:“疣小者,俗谓之瘊子。”

疣之小者,俗称瘊子。

98

流开一上厚端

tǒu

《朱韵·口部》:“敨,展也。”

方言,把包着或卷着的东西展开。

99

流开一去候影

òu

《说文·水部》:“沤,久渍也。从水,区声。”

长久的浸泡。(又有ōu音)

流开一去候影

òu

《集韵》:“音讴。”恪也。

逗弄。

流开三平尤精

jiū

《说文·手部》:“揫,束也。从手,秋声。《诗》曰‘百禄是揫。’”

束。

流开三平尤精

jiū

《玉篇·部》:“,接发也。”《集韵·尤韵》:“,髲接发也。”

假发。

流开三平尤精

qiū

《玉篇》:“車鞦也。”《广韵》:“本作鞧。又鞦韆,绳戏也。”

鞦韆,游戏和运动的器具,在架上系两根长绳,下面拴上供人站或坐的东西,人在上握绳。前后摆动。

流开三平尤照

zōu

《说文·手部》:“掫,夜戒守有所击。从手,取声。”

巡夜打更。

流开三平尤照

chōu

《博雅》:“拘也。”《六书故》:“五指抠扌监也

弹拨(弦乐器)。又有zǒu音)

流开三上有照

chǒu

古同“瞅”

流开三上有见

qiǔ

《说文·米部》:“糗,熬米麦也。从米,臭声。”

熬熟的米、麦等干粮。

流开三去宵照

zhòu

《说文·糸部》:“縐,絺之细也。《诗》曰‘蒙彼縐絺。’一曰蹴也。从糸,芻声。”

细葛布。(又有zōu音)

咸开一上感泥

lǎn

《广韵》:“音壈。”盐渍果也。一曰汁也。 又龟兆名。

用糖、盐醃或用调味品渍生的果菜。

咸开一上感影

ǎn

《方言》:“揞,藏也。荆楚曰揞。”

掩藏。

咸开一入合端

《集韵》:“读与荅近。”手打也。

打;掴。(又有tà音)

咸开一平淡见

gān

《说文·水部》:“泔,周谓潘曰泔。从水,甘声。”

淘米、洗刷锅碗等用过的水。(又有hàn音)

咸开一平淡晓

hān

《尔雅·释鱼》:“蚶,魁陸。”

蚶子。俗名“瓦楞子”,又名“魁蛤”。软体动物,蚶科。介壳厚而坚硬,有突起的瓦楞状纵线,内壁白色,边缘有锯齿。生活在浅海泥沙中,可人工养殖。肉味鲜美,壳供药用,是我国著名食用贝类之一。

咸开一平淡影

ǎn

《正韵》:“音揜。”土覆物也。坑合之窊。

小土坑。

咸开一去阚精

zàn

《说文·金部》:“錾,小凿也。从金,从斩,斩亦声。”

小凿,雕凿金石的工具。

咸开一去盍端

《玉篇》:“湿也。”

出汗把衣服、被褥等弄湿。

咸开一去盍端

《玉篇》:“錫鑞也。”

锡和铅的合金,又称白镴、锡镴。亦为锡的别称。用以焊接金属,也可制器。

咸开二平咸见

qiān

《集韵》:“音嵁。”鸟啄物也。

鸟啄物。

咸开二上豏见

jiǎn

《广韵》:“音減。”《六书故》:“鹵之凝著者,并州末盐刮盐煎炼,味最下者。”鹹也,鹵也。

盐卤。

咸开二入洽知

zhā

《玉篇·刀部》:“劄,以针刺也。”

针刺。(又有zhá音)

咸开二入洽见

jiá

《广韵》:“古洽切,同袷。”

夹衣。

咸开二平衔照

chán

《说文·手部》:“剌也。从手,毚聲。”

“搀”的繁体字。刺,刺入。

咸开二去礛照

shàn

《玉篇》:“大鎌也。”

长柄大镰,又叫钐刀,钐镰。(又有shān音)

咸开三平盐精

qiān

《说文·竹部》:“籖,验也。一曰锐也,贯也。从竹,声。”

标识。

咸开三平盐精

yán

《释名》:“簷,檐也,接檐屋前后也。亦作櫩。”

屋檐。

咸开三上琰影

yǎn

《说文·鬼部》:“梦惊也。从鬼厭聲。”

梦中惊骇,恶梦。

咸开三入叶晓

zhé

《说文·手部》:“敗也。从手習聲。”

“折”的繁体字。败,毁坏。(又有lā、xián音)

咸开三平严晓

xiān

《玉篇》:“锹属。”

农具名。形似锹,但铲端较方阔。有铁杴,用于土工;有木杴,用于拌撒肥料和取扬谷物。

咸开三去酽见

yàn

《广韵》:“酒醋味厚。”

味厚;汁浓。

咸开四平添泥

nián

《说文·魚部》:“鮎,鰋也。从魚,占声。”

鱼名。鱼纲鲇科。体长,前端扁平,后部侧扁。口宽大,有须两对。无鳞,皮肤粘滑。味鲜美。生长在河湖池沼中。

咸开四平添见

jiān

《集韵》:“音廉。”击鼓也。 又兼。夹持也。

夹取。

咸开四去端

tiàn

《唐韵》:“他念切,添去声。”火杖也。

拨火棍。

咸开四入帖泥

niè

《韵会》:“疲貌。一曰忘也。”

苶然,疲倦貌。

深开三上寝泥

lín

《集韵》:“力锦切,音凜。”屋上橫木。

架在房梁上托住椽子的横木。

深开三上寝帮

lǐn

《说文·部》:“赐谷也。从从禾。”

此字与“”、“廪”古实为一字,本义为仓廪。

深开三去沁精

qìn

《玉篇》:“吣,同吢。”《玉篇》:“吢,犬吐也。亦作吣。”

猫狗呕吐。

深开三去沁日

rèn

《说文·糸部》:“紝,机缕也。从糸,壬声。”

织布帛的纱缕。

深开三去沁见

qìn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有“忽然一阵旋风,搅到经边一掀,急得辨悟忙将两手揿住,早把一叶吹到船头上。”

用手按。

深开三去沁影

yìn

《说文·穴部》:“窨,地室也。从穴,音声。”

地室;地窖。(又有xūn音)

深开三入缉见

《广雅·释诂》:“,曝也。”

指暴晒或用沙土吸收水分。

山开一上旱见

gǎn

《正字通》:“俗杆字。”

同“杆”。杆子,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

山开一去旱见

gǎn

《说文·禾部》:“禾茎也。从禾旱声。《春秋传》曰:‘或投一秉稈。’秆,稈或从干。”

又作“秆”。稻麦等植物的茎。

山开一去翰精

zàn

《说文·水部》:“,汙洒也;一曰水中人。”

用污水挥洒。也指水溅到人们身上。(又有cuán,qián,zā三音)

闪开二上产见

jiǎn

《集韵》:“音涧。”《类编》:“裙幅相

也。”

衣裙上的褶子。

山开二入黠照

zhá

《中华大字典·糸部》:“紥,紮俗字。”

紮的俗字。

山开二入黠见

《说文·手部》:“刮也。从手葛声。一曰挞也。”

刮。(又有jiá、yè二音)

山开二平删帮

qiáng

《说文》段注:“爿,反片为爿,读若牆。”林文光《文源》“考爿并有床象,实即床之古文”。

今常用于方言中,读为pán,指劈成片的竹木或用为量词。

山开二去谏帮

pàn

《类篇》:“衣系曰襻。”

系衣裙的带子。

山开二去谏照

shàn

《说文·手部》:“腹痛也。从疒山聲。”

心腹气痛。

山开三平仙照

zhān

《说文·毛部》:“氈,撚毛也。从毛,亶声。”

用羊毛等压制成的象厚呢子或粗毯子似的东西,多为块状、片状,即为“毡子”。

山开三平仙见

jiān

《说文·牛部新附》:“犍,犗牛也。从牛,建声。亦郡名。”

阉过的公牛。(又有qián音)

山开三上狝见

jiǎn

《集韵》:“音蹇。”《正字通》:“闽音读若宰。”闽人呼儿曰囝。

方言。儿子;儿女。(又有nān、zǎi二音)

山开三去願见

jiàn

《说文·筋部或体》:“筋之本也。”

连接肌肉与骨骼的结缔组织。

山开三入月晓

《说文·虫部》:“蝎,蝤蛴也。从虫,曷声。”

同“蝎”。指蝤蛴。古书上指天牛的幼虫。(又有xiē音)

山开四上铣见

jiǎn

《说文·糸部》:“蚕衣也。从糸从虫,黹省。”

“茧”的繁体字。蚕或某些昆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壳。

山开四上铣见

jiǎn

《集韵》:“音茧。”以竹通水也。

连接起来引水的长竹管。

山开四去霰泥

liàn

《说文·木部》:“楝,从木,柬声。”

木名,又称苦楝。落木乔木。圆锥花序,淡紫色。核果短矩圆状或近球形。种子油可制油漆、润滑油等,花可蒸芳香油;皮、叶、果可入药。

山开四去霰泥

liàn

《说文·金部》:“鍊,冶金也。从金,柬声。”

同“炼”,熔炼金属使其纯净或坚韧。

山开四去霰影

yàn

《玉篇》:“吞也。亦作咽。”

吞食。

山开四入屑见

jié

《广雅·屑韵》:“,鎌别名也。”

镰刀的一种。

山合一平桓端

tuán

《集韵》:“音团。”粉饵。

米或粉制成的球形食品。

山合一平桓精

zuàn

《说文·金部》:“所以穿也。从今,赞声。”

“钻”的繁体字。穿孔的器具。

山合一上缓端

tuǎn

《说文·田部》:“疃,禽兽所践处也。《诗》曰‘町疃鹿场’。从田,童声。”

禽兽践踏的地方,即“町疃”。

山合一去换端

duàn

《尔雅·释木》:“椴,柂。”疏:“椴,一名柂。树似白杨,其材能溼。”

木名。落叶乔木。木材纹理细致,供建筑、造纸及制家具、胶合板、火柴杆等用。

山合三平仙照

chuán

《说文·竹部》:“篅,以判竹,圜以盛谷也。从竹,耑声。”

竹或草制的圆形谷囤。

山合三上狝见

quán

《说文·手部》:“捲,气势也。从手,卷声。《国语》曰‘有捲勇’。一曰捲收也。”

人勇猛。(又有juǎn、juàn二音)

山合三去線泥

liàn

《集韵·线韵》:“,熬饵黏也。”

熬饵黏。

山合三去線精

xuàn

《说文?金部》:“圆鑪也。从金旋聲。”

圆炉。

山合三平元非

fán

《集韵》:“音烦。”矾石。

“矾”的繁体字。矾石,有白、青、黄、黑、绛五种。白色为明矾。此外尚有胆矾、绿矾。可供制革、造纸及制颜料、染料等用。

山合三去願非

fàn

《说文?女部》:“嬎,生子齐均也。从女免盛。读若幡。”段注:“谓生子多而如一也。玄应书曰:今中国谓蕃息为嬎息,音芳万切。”

繁殖。

山合三去願晓

xuàn

俗楥字。《说文·木部》:“履法也。”

楦子,做鞋用的模型。

山合三入月非

《类篇》:“足衣。”

“袜”的繁体字。袜子。

山合三入月见

jué

《玉篇·心部》:“强也;直也。或作”《集韵·月韵》:“,或从心。”《说文·力部》:“,彊力也。”

倔强;固执。

山合三入月影

yuě

《说文·口部》:“噦,气啎也。从口,嵗声。”

即呃逆。由于膈肌痉挛,急促吸气后,声门突然关闭,发出声音。统称“打嗝儿”。(又有huì音)

山合三去震日

rèn

《集韵·震韵》:“靭,坚柔也。或从韦,或从革。”

柔软结实而不易折断。

山合三去震晓

xìn

《说文·爨部》:“血祭也。象祭竈也。从爨省,从酉。酉,所以祭也。从分,分亦声。”

“衅”的繁体字。血祭。

山合三入质照

shī

《说文·部》:“蝨,齧人蟲。从卂聲。”

寄生在人畜身上的一种昆虫。浅蓝;或灰白、灰黑色,头小,腹大,没有翅膀,卵白色,椭圆形。吸食血液。能传染疾病。

臻合一平魂帮

bēn

《集韵》:“音奔。”平木器。

削平木料的平头斧。

臻合一平魂见

kūn

《说文·山部》:“崑,崑崙山名。从山,昆声。”

昆仑山。

臻合一上混精

zǔn

《广韵》:“挫趋也。”

抑制,克制。

臻合一上混见

kǔn

《类篇》:“织也。”

织。

臻合一去慁端

dèn

《广韵》:“音顿。”撼也。

振物是其伸直或平整。

臻合一去没帮

《集韵·没部》:“,《博雅》:‘尘也。’”

尘埃。

臻合一入没见

《玉篇》:“木无枝也。”

树木无枝。

臻合一入没照

zhūn

《说文·肉部》:“肫,面頯也。从肉屯聲。”

面颊。(又有chún音)

臻合一入没照

chún

《唐韵》:“音纯。”水葵也。

莼菜。又作“蓴”。亦名“水葵”。睡莲科。多年生水草。嫩叶滑软,供食用。

臻合一上凖精

sǔn

《说文·竹部》:“筍,竹胎也。从竹,旬声。”

竹的嫩芽。(又有yún、xǔn二音)

臻合一上凖精

sǔn

《集韵》:“音笋。”剡木入竅也。

器物两部分利用凹凸相接的凸出的部分。

臻合一去稕精

jùn

深疏川流并使通畅。

臻合三入木精

jùn

《说文·火部》:“焌,然火也。从火,夋声。”

燃火,也指燃火灼龟。(又有qū音)

臻合三入木精

《集韵·术韵》:“黢,黑也。”

黑。

臻合三入木照

shú

《说文·禾部》:“秫,稷之黏者。从禾、术,象形。术,秫或省禾。”

高粱。

臻合三平文非

fén

《说文·豕部》:“豮,羠豕也。从豕賁聲。”。《釋文》豕去勢曰豶。

阉过的猪。

臻合三去问非

wèn

《集韵》:“玉破也。”

玉器破裂。

宕开一平唐泥

láng

《说文·虫部》:“蜋,堂蜋也。从虫,良声。”

螳蜋,即“螳螂”。(又有liáng音)

宕开一上荡精

sǎng

柱下石。

柱下石墩。

宕开一上荡精

kàng

《集韵》;“音亢。”藏也。

藏。

宕开一入铎精

zuò

《说文·木部》:“木也。从木乍声。”

木名。柞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木质坚硬。叶可入药。

宕开一入铎晓

《广韵》:“螫也。”

有毒腺的动物刺毒别的生物。

宕开三平阳照

chāng

《本草》:“蒲類之昌盛者。”

菖蒲。天南星科。多年生水生草木,有香气。叶狭长,古称蒲剑,民间在端午节常用来和艾叶扎束,挂在门前。全草可作提取芳香油、淀粉和纤维的原料,根茎入药。

宕开三上养精

xiǎng

《集韵·养韵》:“鲞,鱼腊。”

干鱼;腊鱼。

宕开三入药照

zhuō

《说文·火部》:“焯,明也。从火,卓声。”

明彻。(又有chāo音)

宕合一去宕见

guàng

《说文·木部》:“桄,充也。从木,光声。”

充,充满。(又有guāng音)

宕合一入铎晓

huò

《尔雅·释草》:“蔨,鹿藿。”注:“今鹿豆也。 又香草。”

豆苗。

宕合一入铎晓

huō

《玉篇》:“裂也。”

分开;裂口。

宕合三上養非

fǎng

傚也,依也。通作仿,亦作放。”

同“仿”。相似。

宕合三入药见

juě

《说文·金部》:“钁,大鉏也。从金,声。”

大锄。

宕合三入药影

yuè

《正韵》:“音貜。”络丝具。本作篗。今作籰。

古代纺织收丝用的器具。

江开二平江帮

pāng

《玉篇》:“胀也。”

肿胀。

江开二平江知

chuáng

《玉篇》:“喫貌。”

吃。

江开二平江见

jiāng

《集韵》:“音江。”《本草纲目》:“李时珍曰:豇豆,蔓生,花红白二色,荚白红紫赤斑驳数色,长者二尺,开花结荚,两两并垂,有习惯坎之义。豆子微曲,象人肾形,所谓豆为肾谷者,宜以此当之。”豆名。

豇豆,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或矮生。复叶。夏日开淡青紫色的蝶形花。结实成荚,两两并垂,可供食用,种子亦可入药。

江开二上讲泥

nǎng

《字汇》:“音曩。”推攮也。

推。

江开二上讲见

jiǎng

《广韵》:“音讲。”耕也。

耕。

江开二入觉照

zhuó

《说文·水部》:“濡也。从水足声。”

沾湿;浸渍

江开二入觉见

què

《说文·手部》:“搉,敲击木也。从手,声。”

敲击。(又有huō音)

江开二入觉见

《后汉书·张衡传》:“玄武缩于殻中兮。”李贤注:“殻,龟甲也。”

“壳”的繁体字。坚硬的外皮。

曾开三平蒸照

chéng

《说文·土部》:“塍,稻中畦也。从土,朕声。”

田间的土埂子。

梗开二去映知

chèng

《广韵·映部》:“牚,邪柱也。”《集韵·映韵》:“牚,支柱也。”

斜柱。

梗开二去映知

zhèng

《广韵·映韵》:“,塞也。”

塞。

梗开二入陌帮

pāi

《说文·手部》:“,拊也。从手,百声。”徐灏笺:“戴氏侗引《说文》作拍。”王筠《句读》:“‘拍’即俗字。”

拍。

梗开二入陌知

chè

《玉篇·皮部》:“,皴也。”《集韵·陌部》:“,皴也。”

皮肤皱裂。

梗开二入陌照

《玉篇·豆部》:“,磨豆也。”

碾碎的豆子,用来做糕点或熬粥。

梗开三平清精

jìng

《玉篇·贝部》:“䝼,赐也。”

赐予。(又有qíng音)

梗开三平清端

chēng

蚌属。

软体动物。竹蛏科。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肉味鲜美。有缢蛏、竹蛏等种类。

梗开四平清端

dīng

《说文·革部》:“靪,补履下也。从革,丁声。”

补鞋底。

梗开四平清端

dīng

《集韵》:“音丁。”病创。

疔疮。中医外科常见病之一。因其根部坚硬如钉,故名。

梗开四平清晓

xíng

《说文·阜部》:“陘,山绝坎也。从阜巠聲。”

山脉中断的地方。

梗开四入锡端

《说文·入部》:“市谷也。从入,从”

买入粮食。

梗合二平耕晓

hōng

《说文·车部》:“轟,群车声。从三车。”

象声词。群车声。

通合一平耕晓

hōng

《集韵·耕部》:“揈,击也。”

击。(又有hóng音)

通合一平东端

tōng

以火煖物也。

把凉了的熟食物再蒸热或烤热。

通合一平东精

zōng

《说文·木部》:“椶,栟榈也,可作萆。从木聲。”

木名,即棕榈。常绿乔木。嫩叶经漂白可制扇、草帽。棕皮可制绳索、蓑衣、毡毯等。

通合一上董帮

měng

《说文·虫部》:“蠓,蠛蠓也。从虫蒙聲。”

蠓虫,蠓科。成虫体很小,褐色或黑色,幼虫长圆柱状,灰白色或带白色。雌虫吸人畜的血,能传染疾病。

通合一去送泥

nòng

《集韵》:“音农。”《玉篇》:“鼻齈也。”《集韵》:“鼻病。”《广韵》:“多涕鼻疾。”

鼻疾,多涕。

通合一去送泥

zòng

《说文·米部》:“芦叶裹米也。从米聲。”

同“粽”。用竹叶或苇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食物。

通合一入屋帮

《正韵》:“音攴。”《广韵》:“醋生白醭。”《集韵》:“酒上白。”

酒、醋及他物因腐败或受潮后表面所生的白霉。

通合一平冬精

sōng

《玉篇·髟部》:“鬆,乱发皃。”

发乱;乱发貌。(又有sòng、sóng二音)

通合三入屋见

《玉篇·麦部》:“麴,米麦蘖总名。”

酒曲。也作“麯”。

通合三平钟影

róng

《说文·金部》:“冶器法也。从金,容声。”

铸器的模型。

通合三上肿日

rǒng

《集韵》:“与同。”《说文·毛部》:“,毛盛也。从毛,隼生。《虞书》曰:‘鸟兽髦。’”

鸟兽细软而茂密的毛。

通合三入烛见

《玉篇》:“以铁缚物。”

锔子,又叫抓钉,用以加固建筑构件,或接补有裂缝的器物。(又jú有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jmgc.com/yfzz/11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