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在三伏,天气越发炎热,上周广州最热体感温度近40度,不管大人小孩,总想用冷饮来消暑降温。平台最近也增加了很多家长担忧的留言:许教授,孩子吃了冷饮怎么办啊?今天,我来聊聊吃冷饮这个话题。
民间素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大暑后,天气闷热如“蒸桑拿”。孩子稍微外出就可能大汗淋漓,往往喜欢吃冷饮降降温,吃雪糕、喝冰汽水、或是冰冻瓜果等。
孩子要不要吃冷饮的话题,每次都能引发争议。如果别的小朋友吃雪糕饮料,你不给孩子吃,又可能损伤他的情志;如果给他吃又害怕寒凉伤脾胃。家长究竟应该怎么平衡这两者呢?
孩子夏季究竟能不能吃冷饮呢?
《养老奉亲书》中记载:“盛夏之月,最难治摄。阴气内伏,暑毒外蒸,纵意当风,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泄之患”。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夏季放纵吃冷饮对身体伤害很大。
孩子生机蓬勃,但五脏六腑发育不成熟,过多食用冷饮容易伤脾阳,脾为后天之本,受到损伤后运化失调,无法为孩子发育提供足够营养;最重要的是,长期喝冷饮还会损害肾阳,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不足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寒凉之物最大的危害在于损耗孩子的阳气,阳气是人的生长之气,阳气不足就容易生病。可是夏季高温,酷暑难耐,碰上孩子哭闹着非要吃冷饮,不让吃完全不现实。
寒凉饮食对消暑解渴是有一定作用的,孩子偶尔吃冷饮没问题,但如果过量吃、长期吃肯定不行!
孩子可以适量吃冷饮,最重要的是如何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家长要懂得,孩子哪些时候不能吃、吃完之后如何补救。
孩子什么时候能吃冷饮?
一般来说,1岁内的孩子一定要避免冷饮,3岁内的孩子尽量不要吃冷饮,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适当吃。
天气炎热时,暑气盛行,孩子在高温环境下不舒服,可以吃点冷饮消暑。但要控制量,每周可以吃1-2次,比如雪糕冰棍,每次最多吃1/3或1/2的量,小口慢慢吃,让肠胃慢慢适应,以免突然吃太多,太过寒凉。
下面这些情况,孩子不能吃冷饮:
?饭前、饭后半小时不宜吃冷饮
冷饮最好在两餐之间吃,冰冷的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孩子饭前吃影响食欲,饭后吃削弱脾胃消化能力,不利于营养吸收。
?已经积食、不消化的孩子不能吃冷饮
孩子积食时,相当于脾胃已经不堪重负,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再吃冷饮会进一步损伤脾胃,可能引发腹泻等肠道疾病。
?患咳嗽、感冒、过敏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孩子忌喝冷饮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冷饮为过敏原之一,会引起呼吸道的高反应性,从而引发哮喘发作或加重感冒咳嗽。
?剧烈运动后不宜立即吃冷饮
剧烈运动后,全身毛细血管全部扩张,身体大量出汗,如果吃冷饮,身体突然受凉,会阻止正常的散热排汗,并且容易把寒邪困在体内,引发感冒、肠胃不适等疾病。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要在低温的空调房里吃冷饮!空调冷气开得很足时,室内外温差大,对于孩子来说外部有寒邪,再吃冷饮相当于体内体外有双重寒气,体质差的孩子可能会拉肚子,因受寒生病。
孩子吃冷饮后,如何补救?
体质较好的孩子到了夏季,适当吃一些冷饮消暑没问题,如果脾胃较差、体质虚寒的孩子吃完冷饮后,损伤了脾阳,可以用“寒者热之”的方法,通过温阳健脾的方法进行补救。
睡前泡脚
孩子吃冷饮受寒,晚上睡觉前泡脚是驱寒的好方法。不要超过15分钟,水温不要高于38℃,时间10~15分钟,让孩子头部微微出汗为止,能够用艾叶煮水泡脚最好。
吃姜驱寒
生姜性微温,最显著的功效就是散寒和温中,但味辛,孩子不爱吃,可以和味甜的蜂蜜搭配做成茶饮,蜂蜜能润脏腑、调脾胃,可以一起冲茶给孩子驱寒。日常做饭,家长也多放一些姜作调味品。
运动排寒湿
脾运化水湿,吃过多冷饮会让寒湿困于体内,长期下去造成脾虚,适当出汗,可以让体内的寒湿随汗水排出,激发阳气,但要避免让孩子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
小儿推拿
家长可以学些简单易操作的推拿手法,比如吃冷饮后出现腹胀、泄泻、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可行揉板门、清脾经、掐四横纹、分推腹阴阳等手法;平时用工字擦背、按揉中脘、补脾经、捏脊等补肾健脾的手法增强小儿体质。孩子体质增强了,吃冷饮所受的伤害就会下降。
揉板门
清脾经
掐四横纹
分推腹阴阳
工字擦背
按揉中脘
补脾经
捏脊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食疗方
食疗方
生姜蜂蜜饮
材料:
生姜5克,蜂蜜10毫升。1人份。
用法:
生姜加水毫升,煎取约50毫升,放置微温时加入蜂蜜10毫升服用。每日一次,连服3-5天。
适用年龄:
1岁以上辨证合适用。蚕豆病可以用。
?扫码加入交流群,聊一聊食疗方
常见问题
家长在育儿群问得比较多的问题,我统一回答一下:
孩子反复长麦粒肿,有什么好办法吗?
反复长麦粒肿,最主要的是脾虚夹湿。脾的能力弱,不能很好的运化五谷和水湿,动不动就积滞。家长不懂得及时消积健脾,如果再哄喂,进一步给脾胃带来压力,就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那么就更容易积滞郁热,孩子就容易反复长麦粒肿。
孩子有麦粒肿,是由于脾胃积热,消食化积清热是根本的治疗方法。家长发现孩子可能要长麦粒肿了,就要及时的干预孩子的饮食,用三星汤助消化,素食几天,并热敷麦粒肿部位。如果孩子红肿比较明显,还可以适当加点菊花饮用,清肝明目,缓解症状。
大家日常有什么问题和心得,也欢迎在育儿群多交流。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