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治疗策略
康复案例
预防知识
饮食健康

多参数全身动态PETCT显像中Ki鉴别诊

世界首台2m长全身PET扫描仪(uEXPLORER)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多功能平台,并为全身病灶检测开辟了新途径。该研究旨在探讨多参数全身动态PET/CT显像在区分全身良性和恶性淋巴结中的价值。共纳入40例有淋巴结病灶的患者,包括25例男性和15例女性,中位年龄55.13(范围31-79)岁,中位身高1.68m(范围1.55-1.85m),中位体质量69.61kg(范围43-kg)。对每例患者用uEXPLORER开展全身动力学分析。患者在研究前禁食至少6h,选择腿部为药物注射部位。现行低剂量CT(层厚5mm,层间距5mm)扫描,以便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随后行60minPET动态扫描。PET扫描开始后立即注射FDG3.7MBq/kg(0.1mCi/kg)。在图像上降主动脉处勾画感兴趣区,基于图像生成输入函数。用2种方法生成参数化图像。用uKinetics软件(线性Patlak模型)生成净通量率Ki图像,用非线性1-组织室模型(早期相数据,注射后5min)估测K1,k2,血浆分数(VB),和时间延迟(TD)。在PET图像上测SUVmax。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全部的动态PET/CT参数,比较参数鉴别诊断良性和恶性淋巴结的效能。结果:纳入患者的95个淋巴结(16例患者的42个良性,24例患者的53个恶性)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良性淋巴结的Ki和SUVmax均低于恶性淋巴结(0.66×10-2vs2.64×10-2ml/g/min;2.43vs5.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但良性淋巴结与恶性淋巴结的K1(3.83×10-3vs3.99×10-3ml/g/s),k2(1.54×10-2vs1.7×10-2s-1),TD(0.vs0.s),VB(4.66×10-2vs8.43×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鉴别良恶性淋巴结方面,K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AUC=0.)较SUVmax(AUC=0.)高(P0.05)。结论:在不同动态参数和传统参数SUVmax中,Ki鉴别全身良恶性淋巴结的效能最高,是一种有前景的鉴别诊断参数。

原文题目:Multi-ParametricTotal-bodyDynamicPET/CTimaginginDifferentialDiagnosisofBenignandMalignantLymphNodes

更多精彩阅读

治疗相关骨髓瘤

来自例患者的经验总结

孤立性肺结节︱结节大小对18F-FDGPET/CT定性和定量评估的影响

18F-FDGPET/MRI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有优势如需原文出处及链接,请咨询后台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ujmgc.com/zdff/13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