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已逐渐成为儿童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同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接近大概约占儿童肿瘤发病的8-10%。从大类来分,儿童淋巴瘤同成人淋巴瘤一样,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霍奇金淋巴瘤约占30%,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70%。
1.
儿童恶性淋巴瘤发病年龄与儿童胚胎性肿瘤不同,恶性儿童淋巴瘤主要在学龄期发病,发病高峰在5-7岁。
2.
儿童淋巴瘤的症状相对明显。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大多为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瘤,会出现无痛性肿大。此外,还有一些儿童会出现B组症状,也就是有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的症状。
另外有一些症状可能不是很明显,如发生在腹腔或纵隔部位的肿瘤初起时不易发现,但肿瘤增大后会造成腹胀或肠道梗阻的表现,纵隔肿物会导致咳嗽、呼吸困难、面部肿胀。当儿童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到院就医,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3.
霍奇金淋巴瘤的病情进展要比非霍奇金淋巴瘤缓慢。其治疗手段根据病情的不同期别,但都是以化疗为主,如果效果不明显,则会辅助放疗,剂量要比成人低很多。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大部分为高度恶性,起病迅速发展较快。主要有三种类型,包括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成熟B细胞淋巴瘤、大细胞间变型淋巴瘤。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采用类似儿童急淋白血病的治疗方案,进行诱导、巩固、再诱导的序贯化疗,还要进行维持治疗,治疗周期较长,约2年。成熟B细胞淋巴瘤和大细胞间变型淋巴瘤则采取短周期、高强度化疗,一般3-6周期结束治疗。
另外约有10%—20%的小患者为复发难治性淋巴瘤,即通过一般的药物化疗难以获得良好的病情缓解,且预后较差。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现在可采用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年6月,医院血液科与儿童肿瘤科合作,实施了“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成功救治一名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患儿。
4.
虽然非霍奇淋巴瘤恶性度高进展快,但是经过多年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通过合理治疗,国内中低危的儿童非霍奇淋巴瘤五年治愈率可达到80%,高危的儿童非霍奇淋巴瘤五年治愈率也可达到接近80%。
但患儿由于接受过化疗,甚至是放疗,因此,要注意治愈后的长期随访。长期随访一是要注意病情有无复发征兆,二是检查治疗期间的化疗、放疗是否对儿童的发育及各个器官(例如肝、肾、心)是否造成损害,三是随时监察儿童治愈后是否出现第二种癌。
5.
目前,导致恶性淋巴瘤的病因仍不是很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如EB病毒感染、有关。另外,儿童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室内装修甲醛超标、化工原料也可能引发儿童淋巴瘤。儿童免疫力弱,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使儿童远离有毒有害物质,避免接触污染源。另一方面,也应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抗击疾病。
信息来源参考信息来源:医院儿童肿瘤科副主任医师闫杰
信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