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囊肿最常发生于纵隔,大部分见于气管隆凸区,也可发生于肺实质、胸膜和横膈。CT上纵隔支气管囊肿最常表现为均匀液体密度肿块,有薄的囊壁或看不到囊壁(图1和图2)。囊肿的密度受囊肿成分影响,如果液体内蛋白或草酸盐钙含量较高时,密度值可为软组织或钙化。如果不发生感染典型纵隔支气管囊肿内看不到气体。增强扫描囊肿内不强化(图1),但囊肿壁可强化。对于CT不能显示肿块囊性性质的病例,MRI可有重要价值。尽管T1加权成像的信号由于囊性液体的内含不同而表现各异,但肿块的囊性性质可通过T2加权图像上高信号得到证实(图3)。
重点支气管囊肿为良性病变。如果无症状,无需进一步随诊或切除。因此,肿块囊性性质的确定对防止过于积极干预非常重要。
相关临床知识多数成人的纵隔支气管囊肿因其他原因行影像学检查时的偶然发现。婴儿患者更常出现临床症状,通常是囊肿压迫邻近组织结构的结果。症状可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如果囊肿感染可发热和咳痰。
鉴别诊断如果通过影像学确认肿块的囊性性质,鉴别就限于中后纵隔的其他囊性肿块,如重复囊肿、神经管原肠囊肿(译者注:原文有误,应为神经源性囊肿)和脊膜膨出。不过,囊肿的部位和与脊柱的相关改变通常有助于鉴别病变。如果支气管囊肿CT上密度较高时,需与纵隔实性肿块鉴别。不过MRI可进一步证实囊性性质防止误诊。
教学要点隆凸下部位纵隔薄壁或未见明确囊壁的囊性肿块应为支气管囊肿,无需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有些病例CT不能显示肿块囊性性质,T2加权成像上高信号可进一步证实囊性性质。
AB
图1:支气管囊肿(*),胸部CT平扫(A)和胸部CT增强(B)。注意两幅图像上呈均匀液体密度肿块。增强后肿块未强化,而薄的囊壁强化图2:支气管囊肿(*)胸部CT平扫显示隆凸下区一个均质液体密度肿块,未见囊壁AB
图3:支气管囊肿的MRI(*)。T1加权图像(A)和T2加权图像(B)。T1加权图像上囊肿呈中等信号强度。T2加权图像显呈高信号,证实病变的囊性性质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里北京白癜风费用大概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