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治疗策略
康复案例
预防知识
饮食健康

腮腺肿大未必是腮腺炎还有可能是它

医院订阅哦

RosaiDorfman病(RDD)是一种原因不明、罕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窦组织细胞增生伴淋巴结肿大,胞质内可见吞噬完整的淋巴细胞的现象,故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

该病多发生于淋巴结,意大利的Francesco教授等,报道了一例以腮腺肿大为主要表现的RDD,发表在BMCPediatrics上。

患儿,男,4月龄,因腮腺肿胀月,进行性加重0天就诊,无其他异常症状。既往史和家族史未见明显异常。检查发现右侧腮腺无痛性肿大,质硬,双侧颈部淋巴结移动性无痛性肿大,肿块最大直径20mm,并伴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血细胞检查无异常,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无增多。

右腮腺超声显示直径6.5~24.6mm的囊实性结节性病变。左侧腮腺内也发现类似结节,尺寸较小。双侧颈部超声示淋巴结肿大,右侧尤甚,最大直径5mm。该患者口服抗生素治疗(阿莫西林克拉维甲酸)。天后,患儿因低烧,腮腺肿胀,局部疼痛入院。血常规示中性白细胞增多,血沉升高,CRP升高。超声示右侧腮腺较前增大(最大直径40mm)。

首先怀疑细菌感染,静注广谱抗生素,布洛芬抗炎治疗。对多种病原菌进行血清学分析,未发现异常。腹部超声和骨髓穿刺未见明显异常。胸片显示右纵隔肿大。颈部淋巴结活检,定量PCR示EB病毒阳性。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emperipolesis现象,淋巴窦高度扩张,窦内充满增生的单核或多核的组织细胞,胞浆丰富淡红染。免疫组化示细胞CD68和S-00蛋白阳性,CDa阴性。住院期间胸部CT示右肺门淋巴结肿大(8×4×20mm3)。最终确诊为RDD。

患儿每日口服强的松(.5mg/kg)治疗,4天后出院,激素逐渐减量,持续口服40天。随访显示两侧腮腺及颈部淋巴结肿块减小。患儿无异常症状,血常规检查正常。激素治疗20天后,复查MRI示右腮腺内肿块减小,左腮腺及其他淋巴结病变也减轻(图)。右侧纵隔无扩大(图2)。停药后2个月内,患儿无异常症状出现,右腮腺和颈部区域内有残留小淋巴结。

图面部和颈部MRI检查:(a)肿块占据右腮腺腔;(b)强的松治疗后明显改善

图2胸部X线检查:(左图)右纵隔肿大;(右图)强的松治疗后明显改善

目前,此为首例累及腮腺和肺门淋巴结的幼儿RDD病例报道。虽然肺门淋巴结未进行活检,但是没有可以解释纵隔肿大的其他病因。口服激素治疗后症状及时缓解是确诊RDD的重要原因。临床发现患儿淋巴结肿大,腮腺肿大,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是否为RDD。

编辑

刘芳









































学术当前肩袖损伤分型系统概述
就医搜nbsp月经不调去医院需做


转载请注明:http://www.ujmgc.com/jbby/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