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昏厥的紧急救治症状:昏厥又称晕厥、虚脱、昏晕、昏倒,是一过度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血压降低是昏厥的普遍现象。多在人站立、坐位时发生。引发的原因大约有30多种。但主要是低血压、低血糖、药物过敏及精神受到強烈刺激、剧烈咳嗽等导致。(1)首先应该立即扶患者平卧,取头低脚高位,解开其领口、腰带,女性患者同时解开其胸罩。施救者可用双手由患者下肢向其心脏部位加压按摩,驱使其血液流向脑部。(2)立即用针剌患者人中穴、少冲穴(小手指指甲根下面),或手指用力掐上述穴位,以促患者苏醒。同时配合针刺百会、合谷、内关、十宣等穴位。(3)条件许可,可给患者饮热茶或咖啡。(4)患者苏醒后不要急于起立,以免再次昏厥。如要下地活动,应慢慢扶起,或让患者手扶床架等物缓慢行走。(5)最重要的是,医院急诊做进一步检查及治疗。
(二)突发中风(脑梗)的紧急救治症状: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一般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如脑动脉血栓形成、脑栓塞两大类。多发于40岁以上原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脑血管畸形、心脏病的患者。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后,血液渗入脑实质引起,病情较急,一般较脑血栓、脑梗死严重。常见原因:高血压、脑动脉硬比、脑血管畸形、先天性动脉瘤等。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一般有突然跌倒、昏迷、偏瘫、呕吐等症状,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还可有面肌瘫痪、嘴歪及流口水等。出血部位不同,表现不同。常用止血剂疗法。对脑出血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搬动,保持安静,防止再出血。采用手术治疗。脑血栓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炎、血液黏稠度高,导致脑血管局部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起病缓慢,在睡眠或休息时发病。有些人症状起初较轻,以后逐渐加重,甚至有病后2~3天才达到高峰。昏迷较少见,一般症状较轻,可有偏瘫及单侧肢体瘫痪,也可能有失语症,也有头或肢体麻木等症状。应用扩血管治疗。应用扩血管药物改变局部缺血及促进症状迅速缓解。脑梗死是血管及其他部位的栓子,如心脏的附壁血栓,主动脉、颈动脉等的血栓脱落,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栓脱落,骨折时脂肪栓子等运行到脑部引起血栓塞时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心脏病患者。该病发病急,常引起失语症及以右上肢为主的偏瘫感觉障碍,很少有昏迷出现。也是采用扩血管治疗法。腔梗也称“小卒中”或“亚临床卒中”。比典型的脑梗死(大卒中)更常见,是脑梗死(脑梗)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者易发生。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腔梗)患者可在无脑卒中病史的情况下,逐渐出现思维障碍、一过性黑蒙、吞咽困难、记忆力減退、大小便失禁,以致生话不能自理等。这就是腔梗发作。高血压患者应警惕。(1)急救注意事项:如果患者突然失去意识或倒地,便是中风(脑梗)。此时的抢救应尽可能避免将其搬动,更不能抱住患者又摇又喊,试图唤醒患者。此时的患者不仅无法唤醒,如果反复地摇晃只会加重脑内的出血。要克制激动,冷静应对,施以正确的:予以急救。(2)紧急急救若患者坐在地上尚未倒伏,可搬来椅子将其支撑住,或直接上前将其扶住,不让倒下,致正坐好。若患者已完全倒地,可将其缓缓拨正到仰卧位,同时小心地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产生窒息。解开患者衣领,(如果有假牙要取出),以使其呼吸通畅。若患者鼾声明显,是提示其气道被下坠的舌根堵住,此时应抬起患者下颌,使之成仰头姿势,同时用毛巾随时擦去患者的呕吐物。(3)给患者服用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时的急救用品,(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该事前备好相关的药品等)缓解和抑制病情发展。抢夺3分钟急救时间。
(4)对于昏迷的患者,可立即从冰箱中取出冰块装在塑料袋内,小心地放在患者头上。用低温保护大脑。
(5)用针扎耳垂和拾手指拾脚趾的指(趾)尖,挤出一至二滴血,通过微循环放血,降低血压。刺激心脏跳动。
(6)将患者双手拉平,掌心朝上,用力拍打内拐处,打通筋脉和促进血液循环,阻止栓块堵塞。
(7)无论患者是否清醒,在现场急救的同时,应尽快呼叫救护车,简要明确告之患者发病情况。千医院。
(8)在等待救护车和医生到来之前,端正好自己的心态,沉着冷静,同时抚慰患者,用心理疗法使患者平静,树立自信心消除恐惧心理,放松心情,减轻心脏和血管压力,协助治疗。
(三)突发心肌梗死的紧急救治
症状:不少人没有心血管病史,因此很难体会心脏发生问题时的感受。临床上的猝死一般考虑心源性猝死,也就是和心脏相关的疾病导致的猝死。多数猝死发生时都会有冠心病的症状。即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持续痉挛,导致心肌因持久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的急病。比如胸闷、胸痛、恐惧感、濒死感等等。还有些患者会表现为大汗淋漓、出冷汗、呼吸困难,直到发生眼前发黑、晕厥、抽搐等情况。猝死一旦发生,急救就非常重要。如果及时抢救是可能挽救生命的。如果患者的基础疾病太多、发病急、病埥危重、抢救不及时,很容易发生临床死亡。虽然具有突发性和危險性,但在发病前多会出现各种先兆症状。此时千万不要慌乱,沉着视病情应对。
(1)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把心绞痛误当作胃痛的患者,一开始都是感觉胃部不适按胃病治疗效果不佳,仔细检查之后却发现是心脏的问题。也有些人平时小发作时不注意,自认为是胃病挺过,大发作时又误以胃病处理,延误治疗。这主要是因为心脏和胃离得比较近,特别是下壁心绞痛很容易被误认为胃痛,而这两种病痛都在胸骨后面,发病时疼痛难忍并伴有出汗,很难通过主观感觉确认是哪种病痛。冠心病心绞痛除了能够引起胃部疼痛之外,还可以引起后背痛、左上肢痛,甚至牙痛。因此,一旦有这些症状出现,不要草率定性,此时宁往坏处想,医院诊治,不可松懈。
(2)本身就知道自己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如自觉心前区(俗称心口处)闷胀不适、胸闷、呼吸困难、胸痛、钝痛,此时要立刻停止所有体力活动,平息激动的情绪以减轻心肌耗氧量,同时将硝酸甘油片或亚硝酸异戍酯、救心丸等速效扩血管救心药物用品含在舌下做基础性预防。家里备有氧疗机的也可以进行氧疗吸氧(还有一种高氧营养液用于抢救效果也不错),同时呼叫“”求救。视处理时间方法,部分患者可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3)如果休息和服用了速效扩血管等急救用品不能缓解疼痛,应立即呼救。自己或者叫家人、身边的人拨通急救电话。在救援到来之前,可深呼吸然后用力咳嗽,此时用力咳嗽可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是有效的自救方法。因为用力咳嗽,其所产生的胸压和震动,与心肺复苏中的胸外心脏按压效果相同。当我们身边有人发生猝死时,每个人都应该懂得基本的心肺复苏方法。(另叙)通过两手相叠按压胸外部30次,然后口对口呼吸两次,不断重复,可以使身边的猝死、心脏骤停的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急救。
(4)头脑尚清醒情况下,在等待救援到来之前,亦可自己用力拍打心脏胸外部位,以能承受痛疼为准。或让身边施救者代劳,一只手手心捂在患者心脏胸外部位,用另一只手用力拍打手背,也以能承受痛疼为准。
(5)心肌梗死发生的最初几小时是最紧急最危险最关键的时期。切切注意此时慌乱搬劲患者、背负或搀医院,都会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肌梗死的范围扩大,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使患者保持鎮定的情绪十分重要,家人或救助者必须沉着冷静地应对,一方面安慰患者,一方面就地抢救,让患者慢慢躺下休息,尽量减少其不必要的体位变动。安心等待的到来施救。
(6)在等待期间,如果患者出现面色芲白、手足湿冷、心跳加快等情况,多表示已发生休克,此时可使患者平卧,足部稍垫高,去掉枕头以改善大脑缺血状况。如患者已昏迷、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若无效,則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医生到达。
(7)猝死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危险情况,救治及时就可能挽救一条生命,不及时得到抢救那死亡的概率将是非常高。因此,对有心脏基础性疾病或者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秋冬季节要特别注意阿止猝死的发生。本身有心脏病基础的,特别是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群要特别注意预防猝死。冠心病、高血压、肥厚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发生猝死的可能性比较大、死亡的风险更大。秋冬季节要做好预防工作:
1、坚持加强日常治疗保养,注意顺应季节变化,防寒保暖,适量减少外出活动的时间和频率。随身携带预防疾病突发的药物用品;
2、应重视体检,有意识检查血糖、血脂、尿酸、以及做心电图、彩超等,发现异常,需及时珍治,将风險控制在萌芽状态。
3、一旦发生胸痛持续不缓解、呼吸困难甚至胸痛彻背、背痛彻心、大汗淋漓等症状,应第一时间拨打“”,医院进行系统的救治。
(8)心肺复苏抓住关键四分钟。:现代医学证明,凡猝死患者若在最初4分钟内能及时获得正确的心肺复苏,43%的患者可获救;4~6分钟内开始抢救,则10%的患者可救活;超过6分钟才抢救,只有4%的患者可救活;若超过10分钟才开始急救则很少生还。救护车到达患者身边一般在10~12分钟,所以,只有现场第一目击者4分钟内正确施行心肺复苏,然后传递给救护人员,患者才有生不还希望。
(9)心肺复苏ABC。首先,將患者平躺于木板或水泥地上,施救者跪于患者一侧,与其肩平行,进行如下操作:
A、打开气道采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患者的气道。用5秒,看、听、感觉检查呼吸。施救者用一手小鱼际肌(小拇指根下方肌肉)置于患者前额上,用力往下压,另一手食、中指放置于患者下颏部用力向上抬使其舌根上举从而使气道开放。
B、人工呼吸施救者与患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施救者口对口密封式吹气。捏紧患者鼻翼,用嘴包严其嘴唇,连续吹气2次,每次2秒,同时观察其胸部起伏。只要每次吹气能使患者的胸腹部上举,则患者肺部可获得足够氧气量。
每分钟吹气为12~16次,每次吹气量为~毫升。吹气时胸腹部上举,说明有效;相反,为失败,应重新调整患之者体位,再次吹气或清理患者气道内异物。
C、胸外心脏按压患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观察有无咳嗽和其他,用5~10秒判断患者有无心跳。施胸外心脏按压。将进入患者肺内的氧气通过流动的血液送至大脑和其他脏器,防止脑细胞的损伤和坏死。
1、心脏按压定位,施救者一手食指、中指并拢,沿患者一则助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处,另一手掌根紧靠食指放好,按压部位位于胸骨中下1/3处。定位准确后,双手掌根垂直向下用力,下压深度4~5厘米,连续15次胸外按压,给予2次口对口吹气,频率为每分钟次。
2、施救者一手掌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位于下方的手掌的根部应位于患者胸骨的中下1/3处,注意双上肢绷直,然后垂直往下压,按压时要用腰部的力量,按压深度为4~5厘米,每分钟80~次。
如施救者仅一人,每15次胸外心脏按压,给予2次口対口吹气;如急救者有两人以上,每5次胸外心脏按压,给予1次口对口吹气。注意急救操作不能间断,直到救护车到达交接施救。
(10)猝死高发的“魔鬼时间”
一天之中的“魔鬼时间”一是清晨6一9时,二是傍晚以后。最危险要数黎明。
一周之中的“魔鬼时间”是星期一。
一月之中的“魔鬼时间”是农历月中。
一年之中的“魔鬼时间”是3、4月,7、8月,农历腊月和正月(即清明前后、农历七月前后、冬至前后)。
一生之中的“魔鬼时间”,中年是个危险的年龄阶段。
专家特别提醒,这些时段对人的健康生命至关重要,各种疾病会在身边蠧蠢欲动,非常频繁。现在,这种疾病开始向青少年发展。所以应引起大家重视,做好预防工作。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云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