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30日下午,医院第三十三期肿瘤多学科会诊在医院远程会诊中心成功举办。
此次会诊邀请了三位院外血液及肿瘤知名专家:
中医院腹外科邵永孚教授
现任腹部肿瘤外科主任,国际遗传性大肠癌协会委员。中华肿瘤学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年为硕士生导师,年为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全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淋巴瘤科主任张明智教授
张明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肿瘤中心主任,肿瘤学学科带头人。曾赴美国排名第二的Mayo医学院(Mayoclinic)肿瘤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对各种恶性肿瘤以及合并有多科疾病的疑难肿瘤病人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对恶性淋巴瘤有着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对淋巴瘤基因诊断、病理特点、化放疗结合、局部治疗和中药治疗等颇具独到之处。对疑难、危重、年老、难治性淋巴瘤摸索出一整套瘤体局部用药、放化疗结合、特殊化疗方案、中西医结合、免疫治疗、免疫化疗、免疫放疗等理论体系和新的技术和方法。任全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淋巴血液肿瘤分委会副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联盟常委;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恶性淋巴瘤学组专家;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肿瘤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河南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世界中联络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河南省杰出人才。
医院肝胆胰腺外科庞春主任
硕士,河南医学会胰腺学组委员,河南抗癌学会肝癌学术委员会秘书。从事临床外科工作近20年,具有丰富的肝胆胰腺肿瘤的诊治经验及雄厚的理论基础,尤其擅长胆道、胆囊、胰腺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治疗和肝脏肿瘤的综合治疗。发表论文20余篇。
此次会诊由血液内科主任郭树霞主任医师主持。
会诊开始前例行业务学习,由全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淋巴瘤科主任张明智教授为大家讲授了《胃黏膜相关边缘区结外淋巴组织淋巴瘤的诊治》,强调了HP感染在该型淋巴瘤诊治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手术仅适用于出血、穿孔、梗阻等病例,还呼吁在追求治愈淋巴瘤的同时,应想方设法保全患者的胃。张明智教授的演讲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将渊博的学识与生动的病例完美的结合起来,大家风范尽显。与会专家均表示受益匪浅。
参加本次会诊的院内专家有:
血液内科郭树霞主任医师
医学影像科张斯佳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马二民副主任医师
放疗科张松副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肖鹏主治医师
病理科徐晓燕主治医师
血液内科陈荣华主治医师
血液内科王艳梅主治医师
血液内科秦娜主治医师
血液内科石瑞平主治医师
MDT会诊中心秘书陈彩霞护士长
病例1:患者付××,女,54岁,因“尿黄伴皮肤瘙痒半月”于-3-28入院。行腹部增强CT示:1.肝右叶肝内胆管、肝总管、胆总管占位并肝右叶萎缩及异常血供,考虑胆管Ca。2.十二指肠憩室。MRCP示:1.肝右叶前段肿块累及肝右叶胆管-肝总管-胆总管,结合CT,考虑胆管癌可能性大,致肝内胆管扩张。2.门脉左右支受侵,癌栓形成可能大。会诊目的:讨论下一步治疗及手术风险。
会诊意见小结:1.影像学所见,考虑来源于肝内胆管癌可能性大。2.胆管癌对放化疗均不敏感,据肿瘤的位置、侵犯范围及其与胆管的关系,手术风险较大、难度较高,可先PTCD减黄后行手术治疗。3.本病预后差,若手术切除干净彻底,5年生存率约30-40%。4.可试用“阿帕替尼”+“替吉奥”。
病例2:患者李×,女,61岁,因“右乳癌术后1年1个月”于-3-23入院。右乳癌保乳术后伴肝转移。术后病理:1.(右乳)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WHOⅢ级;2.送检(上、下、内、外、表面、基底)均未见癌组织;3.右乳腋下淋巴结)可见癌组织转移(9/19)。免疫组化结果回示:(右乳)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免疫组化结果回示:ER(-)、PR(-)、C-erbB-2(3+)、Ki67约70%(+)、P53(-)、E-ca(+)、P膜(+)、Vimentin(+)。后行FISH检测示:阳性。术后行“PCH”方案化疗六周期,肝脏病灶行放疗25次,后口服“卡培他滨”2周期,因胃部不适停药。会诊目的:下一步诊疗方案。
会诊意见小结:1.阅片见肝脏转移灶较前增多、增大,胸腰椎CT均可见增生性结节,不除外转移,目前肿瘤负荷较大,若无化疗禁忌需再次上化疗,方案可选择“草酸铂”+“长春瑞滨”。2.该患者免疫组化示:Her-2(+)、ER(-)、PR(-),Ki67>40%,预后极差,无特效治疗办法,1年内复发率几乎%,需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降低其对治疗的预期。
病例3:患者石××,女,53岁,因“左上腹疼痛不适2年余”入院。全腹部CT平扫+增强示:1.肝多发小囊肿。2.副脾。3.腹膜后多发结节,考虑--淋巴瘤?淋巴管肌瘤病?必要时行3.0TMRI扫描及CT导引下穿刺活检。4.升结肠处节段性狭窄,局部肠壁稍厚。各项肿瘤标记物均阴性,LDH正常,胃肠镜未见明显异常。CT引导下穿刺病理提示:所取组织较少,梭形细胞瘤,未见核分裂像。会诊目的:该患者诊断和下一步的诊疗措施。
会诊意见小结:1.阅片后见肿物邻近脊柱,呈串珠样排列,淋巴结的可能性大。2.建议腹腔镜下取材送病理检查。3.可重点排查妇科肿瘤。4.若经济条件许可可行PET-CT检查,查找病灶分布的情况,并根据SUV摄取值判定病变性质的良恶,但最终仍需取得病理活检协助诊断.
病例4:患者刘××,女,60岁,1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体温最高39.0℃,在当地诊所抗感染治疗效差,遂入我院进一步诊治。胸部CT(-3-16)示:1.双肺多发结节状、团块状影,多考虑肿瘤性病变,淋巴瘤?淋巴细胞性肉芽肿?2.纵膈淋巴结肿大。3-28行右肺穿刺活检提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建议行免疫组化进一步协助诊断。患者家属拒绝在我院继续检查,借片送至郑大一附院病理科进一步明确病理诊断,目前结果未回。提请讨论可能的诊断和下一步治疗。
会诊意见小结:1.病理切片所见,考虑“淋巴瘤样肉芽肿”可能性大,待免疫组化进一步证实。2.肺部淋巴瘤最常见的为“黏膜相关边缘区淋巴瘤”,少见的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罕见的为“肺部淋巴瘤样肉芽肿”。若诊断明确为后者,预后尚可,但EBV阳性者预后较差。治疗可按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建议给予“R-CHOP”方案。
病例5:患者李××,女,53岁,诊断“左乳癌”。于年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伴粘液腺癌,腋窝淋巴结1/11,自述激素受体阳性,术后行“表柔比星40mgd1d2+紫杉醇mgd3”方案化疗6周期,于化疗第3第4周期期间行根治性放疗,后序贯“他莫昔芬10mgbid”口服。于年发现左胸壁结节,术后病理:左胸部转移或浸润性腺癌,ER60%-70%,PR30%-40%,CerbB%。给予“长春瑞滨40mgd1d5+卡培他滨1.5d1-14”化疗6周期。年3月再次发现左胸壁肿物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低分化腺癌,免疫组化:ER85%,PR60%,KI-%,CerbB2(1+),PET-CT提示:左乳腺癌术后胸肌间隙,左侧腋窝、纵膈及右肺门软组织、骨、右侧腰大肌、左侧髂肌,左侧骨直肌转移,后给予“多西他赛mg+卡培他滨1.5bid”方案化疗6周期,后序贯来曲唑服用至今。因活动后胸闷于-3-15入住心内科,彩超提示心包积液,穿刺引流出血性积液。心包积液查CA:.61U/ml、CEA:87.42U/ml;心包积液病理:转移性腺癌;CT未见其他新发病灶。提请讨论下一步治疗。
会诊意见小结:1.全身治疗:化疗方案应选择以往未应用过的药物,如:环磷酰胺、吉西他滨等。2.局部治疗:可行心包穿刺+紫杉类药物心包内注射。
病例6:患者王××,女,63岁,因“恶心、呕吐2年,腹胀1年,加重半月”于-9-15入院。多发淋巴结肿大、脾大、腹水、蛋白尿。颈部淋巴结切除病理提示:“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于先后行八周期全身化疗(前四次为CHOP,后四次为CHOPE末次化疗时间.3.23),始终未达完全缓解,仍有大量腹水。提请讨论该患者下一步治疗措施。
会诊意见小结:1.Castleman病既往又称为“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可分为单发和多发。单发者治疗多选择手术+放疗,预后较好;多发者多为透明血管型,应用多种治疗方案均疗效不明显。2.多种治疗方案对比后,发现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案对该病相对敏感。该患者可尝试“顺铂+吉西他滨+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的化疗方案,或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
病例7:患者王××,男,13岁,诊断“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Ⅳ期B(肝脾、胸、腹膜、颅脑、骨髓侵犯)-aaIPI评分3分-高危”。分别于-12-26、-1-20给予CHOP方案化疗两周期,评价疗效达UCR。后于-2-16给予“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一周期。后逐渐出现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病情进展,于-3-9给予HypperCVAD-B方案化疗。化疗后第11天出现粒细胞缺乏,随后出现高热、咳嗽,无咳痰,最高体温40.3度,G-试验、GM-试验阴性。先后给予“亚胺培南西斯他汀”、“替考拉宁”治疗,肺部病变进展,肺间质性渗出加重。于3-25换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联合“卡泊芬净”、“复方新诺明片”、“阿糖腺苷注射液”、“奥司他韦片”,并给予糖皮质激素应用。讨论发热的原因、下一步治疗和原发病下一步的治疗。
会诊意见小结:1.胸部CT见“大白肺”,考虑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不除外病毒或真菌感染。可在抗感染治疗保驾同时加大糖皮质激素用量以减少渗出。若抗感染治疗效差,可行肺穿刺、肺泡灌洗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2.患者现肺部感染重,暂不适宜行化疗治疗原发病。3.需加强免疫支持。
病例8:患者于××,男,59岁,因“间断性中上腹疼痛20余天,疼痛加重2小时”于.1.22入院。多发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切除活检经天津血研所会诊后确诊为“老年EBV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完善检查后确定分期和危险度分层:ⅣA期(侵犯骨髓)-IPI1分-低危。于.3.3开始予“CHOP”方案化疗,今为第二周期“CHOP”方案化疗结束第2天,患者浅表淋巴结较前缩小,最大位于右侧腹股沟,直径约1.5cm,质地较前变软。请指导下一步治疗。
会诊意见小结:1.EBV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2.可继续应用CHOP方案化疗,并监测EBV病毒拷贝数。
病例9:患者马××,女,50岁,因“腹痛10天”为主诉入院。多发淋巴结肿大,腹部CT:1.右腹部巨大肿块,考虑肠道起源肿瘤,淋巴瘤?结肠癌?2.腹腔内、腹膜后增大淋巴结。结肠镜组织活检: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标记支持(距肛门70cm结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符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来源。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于结肠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来源-II2EB期(侵犯腹腔、腹膜后淋巴结)-IPI1分(LDH升高)-低中危(aaIPI)。分别于-2-19、-3-11给予两周期CHOP方案化疗。请教下一步治疗方案。
会诊意见小结:1.原发于结外的淋巴瘤,初诊时肿块巨大为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故该患者遂IPI评分为低危,仍应按照高危者治疗。2.可继续应用CHOP方案化疗,及时评价疗效,缓解后建议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