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参加“全球华人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大会,10月27日的下午提前来到深圳罗湖区酒店注册报到。尽管酒店规模不大,参会人员的热情一样高涨。酒店所住房间是两人间,还未入住时就猜想另个伙伴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办好房卡安顿好一切后,好奇地在房间徘徊不到片刻,我的房友出现了。一个帅气的小伙主动跟我打招呼,他喊我师兄,相互询问出处后简单地熟悉了彼此。不久和许老师一起在附近转悠,他也外出有事。晚上九点回到房间,我们又聊了起来,要相信年轻人总有那么多话题。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我们共同话题太多了,我们同样喜欢各种体育运动,尤其是喜欢斯诺克项目。刚好当天晚上有斯诺克比赛,我们一边观看比赛一边聊天,越聊越投机,相见恨晚。要相信人生的某一阶段中总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让彼此觉得惺惺相惜。这是这次深圳行当中的一段插曲,很高兴能认识不同地域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今后不论是学术还是其他方面大家能相互切磋,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共勉——至新认识的哥们庞兄!
开会的这两天天气相当炎热,出了室内感觉特别的烦躁。会展中心一共有好几个展厅,分为核素治疗专场、肿瘤核医学专场、心血管核医学专场、分子探针及多模式专场、仪器与质控专场及其它。既来之,则安之,抱着认真听讲座的精神来到展厅。专场实在太多,时间精力有限,只能择自己感兴趣的专场讲座。
开幕式大会的主办方们
李亚明主委讲述了核医学目前发展的现状及相关思考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程震教授的“molecularimagingdiseaseswithcolouredanddarkmaterialsfortheranosticofdiseases”
香港的欧阳定勤教授advancesandcuttingedgeofmolecularcardiologyimaging,真人跟照骗有很大差别,周围的人都在下面议论岁月是把杀猪刀!由于欧阳教授中文不好,全程都用英文讲授,英文不够纯正,有很浓的地方口音,而且PPT做得不够漂亮,整个演讲只能听懂小部分。
来自日本的季斌研究员,主要讲分子影像在老年痴呆的诊断及治疗
在进入主题之前,他先介绍了他所在的千叶市,地图上像“狗熊”一样的区域就是日本的千叶市了
AD患者病理的两个标准:Aβ及tau蛋白。这也是核医学分子影像的基础。
天津的谭建教授解读了碘治疗甲癌的指南,先一一回顾了中国往年不同碘治疗甲癌的指南,每次指南的更新都是一次知识的进步。其中谭教授讲的一句话比较深刻“治疗前诊断性碘扫现在已不推荐,因为容易低估以及影响后续治疗”,因为以前有个盆友问过类似问题“甲癌治疗前需不需要做碘扫描”。那时我并不知道如何回复这位朋友,因此问老板,老板也是这么说的。
北京的林岩松教授是一位很有气场的女性,演讲过程表达流畅,思维活跃,条理清晰。最近几年在甲癌治疗方面做了相当的研究,发了许多SCI文章,非常值得我等晚辈学习。她主讲“难治性甲癌治疗”,提到了目前有索拉菲尼、乐伐替尼用于难治性甲癌治疗,但这两种进口药比较贵。因此还提到了一种国产药物(具体名称不记得),药理作用有点类似索拉菲尼,价格便宜,目前她们临床试用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多。另外,她还提到了用药物“司美替尼”诱导难治性甲癌(或者失分化的甲癌)再度摄碘,这样就有可能用碘继续治疗甲癌了。在林教授的学生一篇文章中,提到了“BRAF”TERT"基因突变的患者对于预测难治性甲癌有一定价值。
湖北的高在荣教授讲述了“分化型甲癌碘治疗常见副作用的防治”。以前老板也讲到过类似的知识,但这次不同教授讲的知识会有一定差异。其中有几点是老板上次讲授过程中忽略的。第一,关于碘治疗后性功能障碍问题,高教授说到碘治疗后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比想象的要小,而其实对男性的影响比想象的大。第二,关于碘治疗后唾液腺损伤的处理,我们科室以维生素E及含服酸性物质治疗为主;高教授提到了用生理盐水或者盐水漱口的重要性,另外可以辅以维生素E、氨磷汀药物治疗,尤其对于碘治疗后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应当禁食酸性食物,用盐水漱口两个月以上,维生素E(抗氧化)等药物辅助治疗。
第三,就是碘治疗后的第二原发恶性肿瘤SPM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争议的领域。到底SPM是不是由于碘引起的,这非常难以确定。所以他给出的碘治疗后SPM发生率的数据,我个人觉得意义不大,有点哗众取宠、博人眼球之嫌。他还提到SPM中以乳腺癌及消化道肿瘤最常见。分化好的甲癌本来就是惰性的肿瘤,如果进展缓慢或者稳定时,完全可以存活一二十年。这一二十年中患者收各种因素的影响,到底SPM与碘治疗是否有关很难说。而且像乳腺癌和消化道癌症都是成人好发的癌症,很难定义这些癌症就与碘的治疗有关。
湖北的张永学老师,带有很浓的武汉口音,感觉特别亲切(我也是湖北的)。主讲PET/CT评价淋巴瘤疗效,其中分医院的经验,有许多非常实用。演讲中,我主要记录了一些对于我而言的“新知识”。其中提到了“IHP淋巴瘤疗效评估标准共识”:1.化疗后至少3周行PET检查,最佳6-8周;2.放疗或放化疗后最好8-12周行PET检查;3.视觉分析足以判断PET检查是否阳性,无需定量或半定量分析;4.直径<2㎝肿块及正常大小淋巴结,FDG摄取高于周围本底应考虑淋巴瘤可能;5.≥1.5㎝肺结节,FDG摄取高于纵膈血池时考虑淋巴瘤可能;6.≥1.5㎝肝脾结节,FDG摄取高于正常肝脾组织时考虑淋巴瘤可能;7.骨髓局灶性FDG摄取增高灶应考虑淋巴瘤可能。
张老师还提到了PET的5分量表评分标准,如下图:
最后还提及不同淋巴瘤亚型PETCT评估疗效的可靠性,如下图
北京大学刘昭飞的教授演讲非常精彩,不论是演讲口才,还是PPT的制作都无可挑剔。刘博士做的研究非常深入,怪不得和年能在JNM上发表论著了,非常钦佩。
两天的讲座内容总的而言比较丰富,但任何事情都不会尽善尽美,就如这次会议一样存在一些瑕疵,太远的就不吐槽。就说这次会议关于论文交流版块,有相当部分演讲者就缺席,非常令人尴尬的局面,真心有种“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感觉。这么好的舞台机会就这么白白浪费了,真心觉得可惜。还记的刚入场的时候,许老师问我“小秦你怎么不上主会场的前面拍一张张纪念一下”,我当时只是笑了笑。其实我内心在想“等那时我有机会上去演讲,我一定会照一张的”。上去演讲当然需要演讲的资本,所以今后的自己更需要加倍努力!
一时感慨而已,讲座还是得认真听完。既然好不容易来深圳一趟,就要对得起这几天的时间,听取精华,忽略糟粕,总会有那么一些使自己受益匪浅的讲座。上面所提及的一些内容就是这次会议我个人的一些小收获,其实还有些其他方面的讲座,有些兴趣不大,有些确实也没多大意义。
这次会议中见识了一些真正的大牛,为啥别人这么牛,这使我开始了一些思考。其实不论是哪行哪业,如果要做的出彩,都遵循一个道理——“博而精”。这看上去像是一个矛盾体,其实不然,它是一对很好的辩证思维。就拿我们这个专业来讲,核医学虽然说是一门小学科,但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不仅是临床治疗,还是核素显像,亦或者体外分析等,这些都是一名核医学者应该广泛了解的,这就是所谓的“博”。但要想成为一名好的核医学者,不仅是要熟悉这些专业知识,更是要在某一更小的领域里面进行长期研究,正所谓“十年磨一剑”、“术业有专攻”,如此才能在自己所在专业里面有所建树,这就是所谓的“精”。“博而精”两者对立又统一、不可分割、相互依存,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核医学者,二者缺一不可。
北京安全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能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