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外科手术相对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腹腔镜的运行需要以气体作为透视介质,在手术时需保持一定的空腔,通过气腹机建立气腹是达到这一目的获得充分显露和手术操作空间
皮下气肿是腹腔镜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因素有体重和皮下脂肪厚度,气腹流量和压力,手术时间,穿刺器重复穿刺等。
1、体重和皮下脂肪厚度:若皮下脂肪组织匮乏,脂肪组织对CO2气体的阻挡作用弱,气体更容易沿皮下迅速扩散从而形成皮下气肿。
2、气腹流量和压力:高气腹压使得腹壁与腹内脏器分离充分,术野宽阔,手术方便,但同时高气腹压使CO2在短时间内迅速弥散,皮下吸收较快,皮下气肿发生率增加。
3、手术时间: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持续的CO2气腹状态是导致皮下气肿发生的重要因素。
4、穿刺器重复穿刺: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穿刺器脱出等需重新穿刺的情况;穿刺器重复穿刺时可能会出现多个腹膜穿刺孔,套管潜行分离腹膜下,腹膜基层,皮下组织,从而引起人工腔隙,CO2从腹膜穿刺孔逸出引起皮下气肿。一旦出现皮下气肿,皮下组织大量CO2气体吸收,会造成CO2物理溶解增多,产生高碳酸血症。加之灌注CO2气体后腹腔压力升高,膈肌上移导致患者潮气量减少,导致CO2潴留更多;高碳酸血症可使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上升,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此类症状。
在手术过程中因患者皮下脂肪组织匮乏,皮肤松弛,脂肪组织对CO2气体的阻挡作用弱,在较长手术时间和各种导致高气腹压出现的情况下,CO2气体沿皮下扩散从而形成皮下气肿;
1.术中患者一旦出现皮下气肿,根据情况严重程度做不同处理:若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高碳酸血症致呼吸道阻力升高,立即停止气腹CO2注入,撤离腹腔镜内的管道及器械。用手从头,面,颈胸部朝手术切口和穿刺点方向挤压排气,协助术者用粗针头在皮下气肿明显处多点穿刺排气,避免CO2继续吸收和皮下气肿面积扩大,巡回护士配合麻醉医师进行抢救,器械护士做好转开腹手术的准备。
2、若为轻度皮下气肿,不需特殊处理,需密切观察,手术结束后由上而下挤压穿刺部位,吸引出残留气体,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行床边持续心电监护。
3.器械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可随时观察到气腹实时压力(气腹机显示),在出现气腹压较高的时候,可经手术医师同意通过穿刺器进行适当排气,或提醒医师使用腔内吸引器进行吸引,来降低腹内压以避免出现并发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