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越来越困难,走几步就喘得不行,只能坐轮椅了…肿瘤压着,都没法躺平,晚上睡觉只能侧着睡,太痛苦了!”回想起之前的生活状态,28岁的小陈仍旧历历在目。原来他得了一种十分罕见的巨大纵隔肿瘤,一个直径达30公分的硕大肿块“藏”在体内,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他的生命。面对这个“恶霸”,我院胸外科纵隔亚专科茅腾主任带领团队,凭借在纵隔肿瘤诊治方面的精准决策能力和危重症疾病治疗的高超水平,成功摘除了小陈胸腔内的这一“庞然大物”,真正做到为百姓“解疑难、治大病”。
胸外科纵隔亚专科团队成功救治巨大纵隔肿瘤患者
“医院已经做了三次化疗了,但是肿瘤却长大了好几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小陈的父亲一看到我院专家,就焦急地询问起来。茅腾主任团队接诊后,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判断小陈患上了“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种恶性纵隔肿瘤,紧急将其收治入院。这个肿块已接近30公分,比一个篮球还要大!几乎占满了整个胸腔。更糟糕的是肿物已经压迫了心脏、肺、支气管和部分重要血管,使得小陈呼吸困难的症状越发严重。那么为什么做了化疗治疗,肿瘤不减反增呢?专家们仔细评估了病人的肿瘤标记物检查结果及化疗前后的胸部CT后,找到了肿瘤变大的“元凶”——“生长性畸胎瘤综合征growingteratomasyndrome”!这是一种少见的情况,此类恶性肿瘤中,有一部分患者的肿块会在化疗后反而变得更加“嚣张”,导致迅速增长。
肿瘤直径30公分,几乎占满胸腔
茅主任告诉家属,小陈的相关肿瘤指标在下降,这意味着肿块虽然在长大,但是癌细胞在减少,证明先前的化疗是有效的。然而肿块长势迅猛,在胸腔内不断膨胀,年轻小伙的生命随时都受到威胁。唯有手术治疗是彻底切除肿瘤的唯一有效方法。但由于长期受巨大肿瘤压迫,患者心律很高,肝脏淤血,凝血功能差,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都很高。纵隔亚专科团队联合麻醉科、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讨论,决定迎难而上,为小伙儿摘除肿瘤!
手术当天,虽然已经制定了缜密的方案、做了完全的准备,但当茅腾主任打开患者胸腔的那一刻,现场所有人还是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满眼都是肿瘤!根本看不到正常的组织结构,让医生无处可“下刀”。好在手术团队拥有应对这类巨大肿瘤的丰富临床经验,茅主任凭借沉着冷静的判断及精湛的技术,在肿瘤右侧的关键血管位置找到了突破口!打开心包,沿着侧面一点点向左推进,最终完整、顺利地将整个胸腔内的肿瘤都切除干净,并楔形切除了一部分受到侵犯的肺组织。切下来的肿物装满了一大盆。术后,小陈呼吸困难的症状大为改善,可以躺平也可以坐起,很快就能康复回家了。
手术切下来的肿瘤满满一大盆
据茅腾主任介绍,虽然纵隔肿瘤的发病率没有肺癌高,但其肿瘤分类很多,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对医生的临床鉴别诊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像患者这类生殖细胞来源的纵隔肿瘤好发于年轻男性,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甚至普通胸片也可能检查不出。因此,一旦平时出现了胸闷等不舒服的症状,务必要引起警惕,尽早就医。
我院长期以来在纵隔疾病诊治领域保持着临床优势,不但精于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还擅长疑难重症、高难度手术治疗。胸外科纵隔亚专科拥有全球最大宗的纵隔疾病临床病例,目前年诊治纵隔占位逾千例,其中胸腺肿瘤逾例,年病例数位居全球之首。在保持巨大纵隔肿瘤手术切除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医院普遍开展,并在国内率先开展胸膜全肺切除术,同期放化疗诱导后切除等治疗局部晚期纵隔肿瘤,并成功施行国内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纵隔肿瘤切除术。此外,科室还参与了新的WHO胸腺肿瘤分类及首个UICC胸腺肿瘤国际TNM分期的制订。
11月12日下午15:00,我院胸外科纵隔亚专科茅腾主任将做客上海报业集团“海上名医”在线讲堂,视频直播讲解“隐蔽的胸外科常见疾病——浅谈纵隔肿瘤”的相关话题,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