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治疗策略
康复案例
预防知识
饮食健康

幸福花园健康帮预告颈部肿物之七十二变

本期医生崔颖

崔颖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锦州医院咽喉头颈二病区主任,耳鼻咽喉教研室副主任。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嗓音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司法鉴定专家等任职。曾获辽宁省优秀青年教师,锦州市先进个人,锦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对咽喉头颈部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鼾症)的个体化治疗,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下腺样体肥大、舌根消融、扁桃体消融、鼻甲消融、咽喉肿瘤的微创治疗,喉癌、下咽癌的手术治疗,甲状腺及涎腺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喉内窥镜下喉显微外科治疗,咽喉头颈部急重症的急救诊治。

 有些人脖子上长了大包,觉得过几天就好咯!或者吃点消炎药慢慢就能消~~根本不用在意。

然而真相是……它可能会继续增大、疼痛肿胀!

 因此一旦发现有以上情况,且不可自认为是一般炎症掉以轻心,因为如果未能及时对症处理,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今天,小编特别邀请锦州医大附一院咽喉头颈二病区崔颖主任为大家讲解相关科普知识。一起了解一下吧~颈部肿物通常可分为哪几类?

  颈部肿物常依据病理分为先天性疾病、炎性病变、肿瘤三大类。在颈部肿物的诊断中,患者年龄和发病时间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

 

?关于发病年龄

接诊颈部肿物患者时,首先应考虑的是患者的年龄段:儿童(15岁以下)、青壮年(16~40岁)、中老年(大于40岁)。每个年龄段均应考虑先天性疾病、炎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的发病可能。年轻患者中先天性或炎性肿块发生率较高,而超过40岁的患者,尤其伴长期的烟酒史、体重减轻、恶液质者更需要警惕颈部转移癌的可能。

?关于发病时间

即发病时间在7天以内的多为炎症,发病在7周~7个月的多为肿瘤,发病在7年以上的多为先天性畸形。对颈部肿块的初步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KITTENS”颈部肿物分类法(Pasha分类):

 

1、K(先天性):鳃裂囊肿,囊性水瘤,畸胎瘤,表皮样囊肿,甲舌囊肿,喉气囊肿。

 2、I(感染或医源性):细菌或病毒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猫抓病,梅毒,粉瘤,颈深部间隙感染或脓肿。

3、TT(中毒或外伤性):血肿。

 4、E(内分泌性):甲状腺囊肿或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异位甲状腺,甲状旁腺囊肿。

 5、N(肿瘤性):原发性肿瘤或肿瘤颈部转移,甲状腺癌,淋巴瘤,血管瘤,涎腺肿瘤,颈动脉瘤,神经源性肿瘤,脂肪瘤等。

 6、S(全身性):肉芽肿性疾病,川崎病等。

对颈部肿块的诊断总结出一条“80%规律”:

 1、对于非甲状腺的颈部肿块,有约20%属于炎症、先天性疾病;而其余80%属于真性肿瘤。

 2、对于属于真性肿瘤的患者中,又有约20%属于良性肿瘤,80%为恶性来源;同时与性别有关,女性约占20%,男性占80%。

 3、在颈部恶性肿瘤中,有20%为颈部原发,而绝大多数为来源于头部和全身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转移灶(占80%)。

 4、颈部的转移灶有80%来源于头颈部(锁骨上),20%来源于人体躯干部位(锁骨下)。必须引起重视的是颈部所有的转移癌中仍有约20%的患者尽管进行了临床、影像学、细胞学及实验室检查,最终甚至至死仍未找到原发病灶,称为隐匿性原发癌,发生率为2.6%~9%。

如何诊断颈部肿物呢?

临床思维:触诊颈部包块时注意肿块的大小、部位、数目、质地、活动度、有无波动感或搏动感、压痛、与皮肤是否粘连等。红肿、皮温高、局部疼痛或有压痛提示有炎性病灶,须排除其他疾病,尤其是转移癌,方可下此诊断。肿物部位对于肿物性质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同时还应注意头颈部其他器官和全身检查。凡40岁以上患者,近期出现颈部淋巴结持续性肿大,无急性炎症或结核性表现,经保守治疗两周无效,尤其肿大淋巴结硬,周围组织粘连时,须排除转移癌。单侧耳痛但耳镜未发现异常者应反复仔细检查扁桃体、舌根、声门上区及下咽部。单侧分泌性中耳炎亦应警惕头颈肿瘤的可能,需要仔细检查鼻咽部有无异常。若反复检查未发现原发灶,则建议麻醉后行全面的上消化道、上呼吸道内镜检查。

 

肿物细针穿刺活检术(FNA)

是目前颈部肿块的常规诊断手段

对高度被怀疑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行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有经验的细胞病理学家能够从中辨认出恶性细胞。对年轻患者,若穿刺病理结果发现鳃裂导管或甲舌导管的上皮细胞,结合临床所见亦可作出诊断。对炎性肿块行FNA亦可发现肉芽肿、淋巴细胞和(或)细菌。FNA无任何禁忌证,搏动性的肿物可能提示为颈动脉体瘤,很多临床医师不建议行活检,但细针穿刺可减少出血风险,细针抽吸细胞学的针外径0.9mm以下,肿瘤种植风险很小。FNA亦可用于儿童,但2岁以下的儿童需要严格制动,2~7岁的孩子需要药物镇静,7岁以上儿童则已可配合;但行甲状腺穿刺时,最好在睡眠状态下进行,其准确率为70%~90%,需要注意的是,因细针穿刺取材的局限性,以及其不能进行精细的组织学诊断,故阳性诊断有其临床意义,阴性诊断不能否定恶性病变。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详细内容……

请准时锁定1月16日

我们与锦州新闻广播电台合作的《幸福花园健康帮》节目,现场将邀请锦州医大附一院咽喉头颈二病区主任崔颖做客直播间,为您解答相关问题,并且听众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或

转载请注明:http://www.ujmgc.com/ysjk/130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