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治疗策略
康复案例
预防知识
饮食健康

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肿大

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肿大

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影像医师检出了很多影像学上非常明显但却没有实际临床意义的“病变”。这一类病变被称为“Don’ttouchlesions”(无需干预的病变)。之前介绍过的“颈内静脉扩张症”和“前列腺结石(前列腺钙化)”就是这样的病变。

超声检查时常见的“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肿大”也是这样一种病变(“Don’ttouchlesions”)。

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jugulodigastriclymphnode)是颈部的一个大淋巴结,属于颈深淋巴结。它位于二腹肌后腹深方、颈内静脉的前方,主要引流咽部和扁桃腺的淋巴回流。

图1颈部淋巴结解剖。图中E所示就是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

日常的颈部超声检查中,这一淋巴结的肿大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这一淋巴结在声像图上的位置如下:位于二腹肌的后方、颈内静脉的前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如果按照淋巴结的短径超过5mm为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标准,几乎%的个体都存在“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肿大”;即使把诊断标准提高到7mm,也有超过70%的个体存在“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肿大”。

图2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肿大(N)声像图,淋巴结内的强回声门样结构清晰。DG:二腹肌后腹;ST:胸锁乳突肌;CA:颈内动脉;JU:颈内静脉。

造成超声检查时“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肿大”如此常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这一淋巴结本身就远远大于颈部的其他淋巴结;另一方面,这一淋巴结主要引流咽部和扁桃腺的淋巴回流,而咽部和扁桃腺的炎症非常常见且常反复发作导致这一淋巴结长期处于增生状态。

总而言之,所谓的“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肿大”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超声发现,至多与咽部和扁桃腺的炎症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情况下,除非出现以下的改变,一般无需干预和处理:

淋巴结的纵横比小于1。

淋巴结内的强回声门样结构破坏甚至消失。

淋巴结内出现液化区。

超声医师发现所谓“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肿大”后,如果肿大的淋巴结不存在上述三种异常,可以不必提示,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就我个人的认知范畴,最早提出“‘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肿大’一般没有临床意义”这一论断的的是王金锐教授。谨以此文向王金锐教授致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jmgc.com/ysjk/13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