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治疗策略
康复案例
预防知识
饮食健康

肺癌与纵膈肿瘤

一、肺癌

1、病理

肺癌的分布为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起源于肺段支气管开口以近,位置靠近肺门的肺癌称为中央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开口以远,位于肺周围部分的肺癌称为周围型肺癌

(1)组织学分型

肺鳞癌肺腺癌肺小细胞癌肺大细胞癌占肺癌%50%最常见30-35%10-20%15-20%好发人群50岁的男性较年轻女性见年轻男性男性多见肿瘤起源较大支气管较小支气管上皮较大支气管大支气管类型80-85%中央型65%为周围型多为中央型多为周围型生长特点具有向腔内生长倾向,早期引起支气管狭窄,阻塞性肺癌,癌性空洞具有向腔外生长倾向,常在肺边缘形成直径2-4cm肿块常位于肺中心部,早期多转移到肺门和纵膈淋巴结可发生在肺门附近或肺边缘的支气管临床特点多有吸烟史;肿瘤生长缓慢;分化程度不一;对放化疗敏感;淋巴转移早,血行转移晚与吸烟关系不密切;肿瘤生长较缓慢;分化程度较高;早期一般无临床表现;血行转移早,淋巴转移晚常具有内分泌功能;生长迅速转移早;对放化疗敏感;较早有淋巴和血液转移,预后最差分化程度低;肿瘤生长迅速;易发生血行转移,预后不良

(2)转移

①直接扩散

②淋巴转移:最常见扩散途径,小细胞癌早期即可转移

③血行转移:腺癌和小细胞癌较鳞癌多见,最常见的远处转移是骨,脑,肝,肾上腺

2、临床表现

(1)早期肺癌:刺激性咳嗽,血痰,胸闷,胸痛,发热,气促

(2)晚期肺癌:压迫症状①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可引起同侧膈神经麻痹。②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③压迫上腔静脉出现颈面部静脉怒张。④压迫食管出现吞咽困难。⑤压迫交感神经出现Horner综合征(同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凹陷,面部无汗),见于肺上沟癌Pancoast癌

(3)胸外表现:指肺癌非转移性胸外表现,也称副癌综合征

①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多侵犯上、下肢长骨远端,杵状指和肥大性骨关节病

②异位促性腺激素:见于大细胞肺癌,男性乳房发育和增生性骨关节病

③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质:小细胞癌和支气管类癌引起库欣综合征

④分泌抗利尿激素:引起厌食,恶心呕吐等水中毒症状,低钠低渗

⑤神经肌肉综合征:小脑皮质变性,脊髓小脑变性,周围神经病变,重症肌无力和肌病

⑥高钙血症:常见于鳞癌,可由骨转移或肿瘤分泌过多甲状旁腺激素引起

⑦类癌综合征:皮肤、心血管、胃肠道及呼吸功能异常

3、检查

(1)X线:首选,筛查。中心型早期无异常;周围型可看到椭圆或类圆形阴影,空洞呈偏心形空洞,内壁凹凸不平;转移到肺门或纵膈淋巴结可见反“S”征

(2)CT: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肿瘤滋养动脉,血管切迹和集束征、胸膜凹陷和牵拉征、偏心空洞征象

(3)确诊:中央型--纤支镜检查,周围型--经皮穿刺活检

4、治疗

肺癌首选--手术治疗

小细胞癌首选--放化疗

肺癌引起的胸腔积液--胸膜固定术

中央型肺癌,有淋巴结转移--放疗加化疗,转移到胸壁--电化学治疗

二、原发性纵膈肿瘤

1、纵膈分区法

上、下纵膈:以胸骨角和第四胸椎水平连线为界;

下纵膈又以心包为界分前,中,后纵膈,

前纵隔--气管,心包前面的间隙

中纵膈--心包

后纵隔--气管,心包后方间隙。

2、划分区域与好发肿瘤

分区分界好发肿瘤前纵隔气管,心包前间隙畸胎瘤和皮样囊肿(前最常见);胸腺瘤(前上最常见)-易重症肌无力;胸内甲状腺瘤;纵膈肿瘤中纵膈气管和心包淋巴源性肿瘤(最常见)--哑铃状;心包囊肿,支气管囊肿后纵隔气管和心包后间隙(食管和脊柱旁)神经源性肿瘤(最常见),食管囊肿

3、治疗:手术

这个假小子去年诊断为良性纵膈肿瘤---畸胎瘤,哪个部位最常见你记住了么









































下肢静脉曲张最佳治疗法
常吃油麦菜原来这样吃最营养


转载请注明:http://www.ujmgc.com/ysjk/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