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治疗策略
康复案例
预防知识
饮食健康

天天读片这个肺部阴影需当心

除了阴影,没有任何其他征兆,谁动了这个年轻人的肺?

作者:王宝军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青年男性,33岁

体检发现右下肺阴影18天。无发热、盗汗、咽痛,无咳嗽、咳痰、胸闷、胸痛等不适,患者目前精神状态良好,体力正常,食欲正常,睡眠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排尿正常。

体温:36℃,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72mmHg。

化验及特殊检查

血常规+CRP:白细胞计数5.74×/L、C-反应蛋白测定0.mg/dl;肝肾功能、血沉等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检查提示:右肺下叶感染性病变可能,建议治疗后复查,请注意特殊感染可能。

右肺下叶外基底段可见最大截面约为24×23mm结节影,CT值23HU,增强后40HU,边界欠清,呈分叶状,内部可见支气管充气征,邻近胸膜可见牵拉征象。两肺门区未见异常。所示气管支气管影正常。纵隔内未见异常增大的淋巴结。

----------♀分割线♀---------

小编留言:这些患者是别人的,但这些症状你工作中也可能会遇到,学习才是前进的唯一路径,有思考才有进步哦!

右肺下叶结节影,考虑感染性病变可能性大,请结合临床病史,随诊。

手术

为明确肺部病变性质,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患者取卧位,体表放置定位标志行CT扫描,选择并标记皮肤进针点,局部消毒,铺洞巾,2%利多卡因皮下局麻,采用18G穿刺针经皮穿刺入右肺病灶内,取出标本1×5mm,共3条,立即以10%甲醛固定,送病理学检查。拔针后未发现异常,患者无不适感,

病理结果

灰白色穿刺组织2条,大小均为0.8×0.1×0.1cm,质软。

(右)穿刺之肺组织呈肉芽肿性炎改变,组织细胞内见大量吞噬的隐球菌孢子,PAS染色阳性,符合肺隐球菌病。组织培养可见新型隐球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68(组织细胞+),Ki-67(+5%),CK(肺泡上皮+)。

特殊染色结果:PAS(+),抗酸染色(-)。

行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灌洗液和医院查隐球菌抗原,均为新型隐球菌抗原阳性,肺隐球菌病诊断明确。

肺隐球菌病: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内脏真菌病。此菌属腐生酵母菌,不形成菌丝和孢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为发病的主要诱因。该菌大多由呼吸道吸入人体,在肺内形成感染灶。主要侵犯肺和中枢神经系统,但也可以侵犯骨骼、皮肤、粘膜和其他脏器。健康人感染后多可自愈或病灶局限于肺,无临床症状。当抵抗力降低时则引起发病,并可经血性播散至全身,中枢神经系统最容易受累,故常同时患隐球菌脑膜炎和肺炎。

肺部隐球菌感染的初期,多数病人可无症状。少数病人出现低热、轻咳,咳黏液痰,偶有胸膜炎症状。在免疫功能重度受损的病人中可以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X线表现为多形性,轻者仅表现为双肺下部纹理增加或孤立的结节状阴影,偶有空洞形成。急性间质性炎症可表现为弥漫性浸润或粟粒样病灶。需与肺结核、原发或转移性肺癌鉴别。

影像表现:x线病变以双侧中下肺部为多见,亦可为单侧或局限于一肺叶。浸润、结节或渗出都可以发生。可呈孤立的大球形灶或数个结节状病灶,周围无明显反应,类似肿瘤;或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或呈片状浸润阴影。约10%患者有空洞形成。

CT:大多数病灶位于肺外带或胸膜下,浸润性实变,多局限,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团片状,密度不均,见支气管充气征或空泡征。病灶边缘模糊。结节周围环绕“晕征”。

1、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痰菌检查转阳性;影像表现云絮状或小片状浸润阴影,边缘模糊或结节、索条状病变,大片实变伴空洞或球形病变或钙化;周围多发卫星病灶。

2、肺炎: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白细胞总数超过10×个/L,中性白细胞百分比超过70%,临床症状:寒战与高热,咳嗽与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影像表现肺叶或段斑片影,边界不清,内见支气管通气征。

3、肺肿瘤:常有吸烟史。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症状。血白细胞计数不高,痰中若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后炎症不易消散,或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肺不张。局部结节表现边界清晰,有分叶征、毛刺征、小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等。









































儿童白癜风早期症状
山东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jmgc.com/zlcl/1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