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治疗策略
康复案例
预防知识
饮食健康

典型病例CD伴不全肠梗阻及回肠乙状结肠

男,40岁,反复左下腹胀4年,加重3月入院。患者4年前开始出现左下腹胀,偶可触及见一包块,质软,伴肛门排气排便停止,无发热,无腹痛,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医院予消炎、解痉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病程中患者每年发作1-2次,排气或排便后好转,或保守治疗后可缓解。2年前患者发作较前频繁,约2-3次/月,遂来我院就诊,上腹部+盆腔增强CT:盆腔小肠管壁增厚,炎症性肠病考虑,伴不全性小肠梗阻。肠镜提示:回盲瓣形态消失,瓣口略狭窄。

诊断“克罗恩病”,予硫唑嘌呤50mgQD,后调整剂量为mgQD。患者1年前出现大便OB阳性,3月来患者左下腹隐痛频率增加,每次持续1-2天,复查大便隐血3+,查血红蛋白8.8g/dL。体重无明显减轻。既往乙肝10余年,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5年前胆囊切除术。

查体:体温(口):36.2度,脉搏:88次/分钟,轻度贫血貌。腹平软,下腹部见陈旧性手术瘢痕,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

入院查:T-SPOT:无反应性;ESR:20mm/hr。WBC:3.0x10^9/L,HB:8.3g/dl,尿常规白细胞3+。

CT:回肠为主可见小肠部分管壁增厚,强化明显,周围脂肪间隙浑浊,系膜血管增多,并见多发小淋巴结影。

MR:盆腔回肠走行不自然,肠间隙模糊消失,部分壁厚、强化增多伴狭窄,间隔扩张,肠管间、向膀胱方向各似见强化小条瘘管,膀胱壁内面尚完整。

膀胱造影:造影剂填充,膀胱未见明显异常,未见明显窦道及瘘口。

结肠造影: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走行欠佳,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狭窄,乙状结肠局部管壁毛糙,未见明显窦道及瘘口。

手术方式:腹腔镜辅助末端回肠切除+小肠肠壁结节切除+阑尾切除+乙状结肠内瘘修补+回肠保护性造瘘术

术中所见:腹腔内见少量淡黄色腹水,下腹部粘连明显,以右下腹及盆腔为剧,该处回肠粘连成团,较难分离,肠壁质韧增厚,系膜明显水肿增厚,其近端小肠扩张胀气,并与乙状结肠及膀胱粘连紧密,仔细分离粘连回肠,于距回盲部20cm处可见一直径约0.8cm内瘘口,与乙状结肠肠管相通,予离断修补。回盲部结构尚清,未见明显异常,于距屈氏韧带cm处小肠可见一大小约0.5cm,质软,色灰白结节,予切除送检,并切除距回盲部10cm处病变严重回肠,及予行阑尾切除。探查余小肠未见明显异常,长度约cm。

解剖标本见:切除回肠长度约35cm,肠壁明显增厚,肠系膜增生肥厚,黏膜纹理结构不清,可见散在直径约0.2cm息肉,未见明显裂隙溃疡,距下切缘10cm处回肠狭窄明显,不能容一指通过,该处肠管周围肠黏膜明显增厚,质硬,色灰白,该处肠管系膜侧可见0.8cm瘘口;阑尾稍充血水肿。

乙状结肠瘘

手术标本

示意图

术后病理:(末端回)肠切除标本,符合克罗恩病,切缘阴性

(乙状结肠)纤维组织增生伴局灶炎症细胞浸润,符合瘘口组织

(小肠肠壁)异位胰腺组织。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ujmgc.com/zlcl/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