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的小兰医院明亮的病房里,清秀乖巧,脸色稍显苍白,几天前她刚刚做了纵隔肿瘤切除手术,现在已经可以随意溜达,偶尔还会找隔壁房认识的姐姐聊聊八卦。
这已经是她“二进宫”了,三年前,她在老家重庆进过一次手术室。但最近她惊讶地得知,当年医生打开她的胸腔之后,又“悄悄”合上了。医院的胸外科团队为她再度手术,才成功拿掉了肿瘤。三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女儿“白挨一刀”父亲晴天霹雳
年,小兰正在老家读高三,有一天感到肩膀很累,叫来弟弟帮压一下,结果右胸隐隐作痛,医院被诊断为纵膈肿瘤。首次手术时,医生们相当重视,但打开胸腔后,发现里面的肿瘤有小个的柚子那么大,上面布满血管,与肺部、心脏和大血管紧靠在一起,一碰就血流不止,手术难度远超预料,几经尝试,还是决定中止手术,把伤口关上,至今在她右边的胸口留下一道蜈蚣一样的长疤。
当时守候在手术室门口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眼泪簌簌就掉了下来。
出院时,他偷偷问另一位医生:我女儿还能活多久?
“可能只有半年。”
这下更是晴天霹雳,父亲一下子觉得“眼睛都花了”。
但这个做惯苦工的汉子咬着牙把泪水往里吞,他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女儿,也没有告诉老婆,她们压根就不知道肿瘤还没切掉。
这次入院也为这个农村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医院住了一个月,花了十几万,家里四处借债,当时班上的同学还每人给她捐了七千多块钱。
之后,小兰从重庆农村随父母来到了深圳打工,而心事重重的父亲也一边焦急地踏上了四处寻医问药之路。有一次他找到医院,医生看了病历和报告,依旧无可奈何。反倒是小兰的高中老师介绍了一个四川的中医,照着法子治疗竟然“熬”了下来,父亲瞒她说,做完手术还要继续喝中药调理才能完全好起来。
三年间,父亲不辞劳苦从深圳跑到成都去拿药,并且四医院能为女儿带来希望。年,他专门来了新开医院,里里外外地看了一趟,但曾经四处碰壁的他终究没有勇气敲开医生的门。
医院“接手”抽丝剥茧
真正的转折反而来自一次无心插柳。年9月,小兰因为咳嗽到医院看全科,医生给她拍X光片发现胸部有阴影,强烈建议她转到胸外科进一步治疗。
从胸部CT来看
纵膈肿瘤(箭头周围的圆形区域)面积很大
二次手术通常是难啃的硬骨头,许多外科医生都不愿意接手,但医院胸外科团队仔细研究之后,决定为小兰做手术。
这时父亲偷偷地问:“你们有多大把握?”他不想女儿再受一次三年前的苦,那一次女儿不但手术没做成,还住了三天ICU,高烧了一个月。
这一次,医院胸外科团队郑重地告诉他:我们有80%的把握。这是他三年多来,头一回听到有医生说有信心能救女儿。但他还是担心女儿知道了当年的真相无法接受,又打了个电话请胸外科的李敬龙医生帮忙跟女儿说清楚。
“我听了就觉得好坑哦,白白挨了一刀,还花了那么多钱。”小兰说。
不过天性开朗的她还是很快同意了再进一次手术室。
手术安排在11月中旬进行,团队深知医院都没有啃下来的“硬骨头”,手术室内的气氛一度有些凝重。
“手术中最困难的地方是肿瘤与胸内的大血管紧密粘连,更何况这是第二次手术,手术部位有严重粘连、正常的解剖结构已被破坏,种种不利因素,稍有偏差就会引起大出血,导致难以收场的严重后果。”主刀的医院胸外科医生庞大志说。
团队在手术中
他带领手术团队精准地进行解剖游离,一点一点分离粘连,有条不紊仔细止血,一旁的麻醉医生都屏住呼吸,大气不出。随着最后一刀剪下去,肿瘤被完全切除,医生长舒一口气,不知不觉间,手术衣已被汗水浸透。
手术结束后,切除组织的病理诊断也很快出来了,是成熟性畸胎瘤,一种在胚胎时期发育异常形成的肿瘤,但属于良性,与在重庆时诊断的恶性肿瘤截然相反,完全切除后就是健康人了。
这下,父亲心头压了三年的巨石终于卸下,小兰也彻底抛掉了“病根”,成为完全健康的阳光少女。
出院前,父女俩和医生团队拍了张合照,活泼的小兰拽住庞大志医生的手,笑得像花儿一样灿烂。
擅啃“硬骨头”
据庞医生介绍,小兰身患的这类纵隔肿瘤,因为位置隐蔽,在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一旦发病,常常病程较晚,再加上纵隔内都是心脏、大血管等重要器官,易被肿瘤侵犯,手术通常比较困难。
医院胸外科曾接诊过另一例高难度的纵膈肿瘤,患者是深圳的一位政府职员,医院进行过一次手术而未成功,他的肿瘤长得非常刁钻,躲在上腔静脉、肺动脉、气管和心脏等一系列重要器官环绕的角落里,这里通常是手术的禁区,但团队凭借深厚的解剖功底、手术技巧和经验,成功穿越“禁区”将肿瘤完全切除。
医院胸外科团队成立仅二年多,已经完成了五十余例纵隔肿瘤手术,其医院就诊,被认为无法完成的高难度手术。团队对纵隔肿瘤的诊治能力也迅速跻身国内先进水平,目前能胜任纵隔肿瘤外科中几乎所有方式、所有难度的手术,也完成过一些难度极高的手术,比如肿瘤切除上腔静脉及左右无名静脉置换、肿瘤切除心肌局部切除等。
而像小兰这样的“二次手术”病人,胸外科在过去两年多也屡屡接手,医院没有啃下的“硬骨头”。
其中最难的一次是接手一位胸腺瘤病人,因为肿瘤与心脏大血管太近,原来的医生切掉小部分肿瘤后就不敢再往下做,更糟的是,为了修补心包又置入了人工补片,导致局部严重的炎性反应,肿瘤部位几乎成了铁板一块,在医院进行二次手术时,过程异常艰难。最终完全切除肿瘤后,久经沙场的庞医生曾感慨:“这可能是我做过的最难的一次手术。凭借的已经不仅仅是技术和经验,更是靠信念。”
而正是这股坚持不放弃的信念,让一个又一个陷入绝望的病人在这里获得重生。
文/陈永祥
(注:以上的患者资料已得到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联系我们电话预约-(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上午8:00-晚上8:00)网上预约请登录白癜风最好治疗方法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