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CMTV-临床频道的《超级访问》节目有幸的邀医院血液科及病理科的三名专家,就一例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CL)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经验进行了非常详细、清晰的分享。
主持人:李 倩医院血液科
嘉 宾:王亚非医院血液科
嘉 宾:翟琼丽医院病理科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XX,女,24岁,既往体健,年11月,突然干咳、憋喘、声音嘶哑。
医院检查 CT纵膈占位:11×10cm;;血常规:Hbg/l,WBC8.72×/l,Plt×/l;生化:LDHU/L,ALB35.7g/l;穿刺病理:小细胞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考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免疫组化示:CD20弥漫(+),CD79a弥漫(+),CD3少量散在(+),CD99(-/+),CD1a(-),TdT(-),CD43(-),CKpan(-),EMA(-),KI-67:40%左右(+);骨髓形态、流式、活检、染色体:未见异常。
医院检查:
PET-CT:前纵膈及左侧纵膈不规则软组织肿物(大小11.8×10.9cm),PET显示异常放射浓聚(SUV值16.8),符合恶性淋巴瘤,邻近血管及心脏不除外受累。声门区结构欠对称,PET显示右侧声带见明显放射浓聚(SUV值8.9),考虑为声带麻痹。
1
诊断
0临床医生的疑问医院的小细胞恶性肿瘤与DLBCL,是否矛盾?
医院为DLBCL,医院诊断为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CL),是否有误诊?
临床医生眼中的病理科医生:只是看切片
实际上的病理医生:在看切片之前,会结合非常多的临床信息,对疾病做出预先评估
1病理医生的诊断思路(1)看切片之前的考虑:首先是否为淋巴瘤,是成熟细胞来源的还是幼稚细胞来源的,还是生殖细胞来源的(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一般男性较多见,该例是女性故可能性不大),还有一种可能胸腺瘤或胸腺癌?
(2)免疫组化结果:LCA阳性考虑是淋巴瘤;CK阴性,不太支持是胸腺瘤;TdT和CD1a的结果基本上排除幼稚细胞来源的淋巴瘤。至此,可以锁定为成熟细胞来源的淋巴瘤。
LCA阳性
(3)进一步分析:首先,在成熟细胞来源的淋巴瘤中,MALT淋巴瘤,非常罕见;渐变大(ALCL),年轻女性比较多发,但一般为纵隔起源,也不太常见。
然后,CD20阳性,可以排除经典型的霍奇金淋巴瘤和ALCL;Ki67指数比较高,不考虑MALT。
CD20染色
Ki67指数
那么,就锁定了PMLBCL、一般的弥漫大B的淋巴瘤(DLBCL-NOS)和Greyzone淋巴瘤(GZL)——GZL是介于PMBCL和经典性霍奇金淋巴瘤(CHL)之间的淋巴瘤。
成熟细胞来源的淋巴瘤大概有七八种
(4)诊断结果:由于得到临床信息很少,诊断结果暂考虑为DLBCL,同时形态学和基因免疫组化提示纵隔来源。
2小细胞恶性肿瘤与DLBCL并不矛盾正常细胞的核浆比是1:4~6(核占1,细胞浆占4~6),因此细胞大小决定于细胞浆,而淋巴细胞主要是以核为主,包浆很少,故一般的淋巴细胞都归在小细胞的范畴。DLBCL也只是比平常的淋巴细胞大2倍,所以还是属于小细胞恶性肿瘤。
3PMLBCL与DLBCL-NOS的区别DLBCL-NOS的图谱
细胞比较均一,呈弥漫分布
PMLBCL图象
中间有交叉的粉染结构是纤维组织,黑的是淋巴细胞(与一般DLBCL不太一样),比较发空
本例的图谱
更接近PMLBCL
最终诊断结果PMLBCL一般表达CD30比较高,表达CD23的比例也比较高,同时年版提出一个非常好的鉴别标准CD。本例做了CD23染色,强阳性,因此结果DLBCL,考虑原发胸腺纵隔。最后,病理角度给出的结论是,从形态到免疫组化结果考虑,更倾向PMLBCL,而不是DLBCL-NOS侵及了纵隔。
2
初始治疗
初步治疗经过
.7.31,PET-CT
该患者近综合诊断为PMLBCL,aa-IPI积分2分。
后续的初始治疗,选择的是经过2轮R-HyperCVAD/R-MA方案的强化疗,复查PET-CT——纵隔肿物为5.7*8.6cm,SUV值7.6。
中期PET-CT意义如何?下一步治疗该如何选择?
赞赏
人赞赏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白癜风医院